业精于勤荒于嬉——关于学习的演讲经典篇目
吴健溪 2025-08-13 15:13
浏览
次
懒惰,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堕落、具有毁灭性的东西,它就像一种精神腐蚀剂一样,慢慢地侵蚀着你。一旦背上了懒惰的包袱,生活将是为你掘下的坟墓。
《颜氏家训》说:“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惰性往往是许多人虚度时光、碌碌无为的性格因素,这个因素最终致使他们陷人困顿的境地。惰性集中表现为拖拉,就是说可以完成的事不立即完成,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许多大学生奉行“今天不为待明朝,车到山前必有路”。结果,事情没做多少,青春年华却在这无休止的拖拉中流逝殆尽了。
“业精于勤荒于嬉。”出自韩愈的《进学解》。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来自于业精于勤荒于嬉。有个很好的典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战国时期的苏秦,开始虽有雄心壮志,但由于学识浅薄,跑了许多地方都得不到重用。后来他下决心发奋读书,有时读书读到深夜,实在疲倦、快到打盹的时候,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去,刺得鲜血直流。他用这种“锥刺股”的特殊方法,驱逐睡意,振作精神,坚持学习。后来终于成了著名的政治家。
古人有云:“不劳而获黄粱梦”,这句话就说明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什么事等着就会到来。比如学习,靠的是多学多练多思,可是若是只顾着玩,学习便会退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而“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也表明精深的业技靠的是勤学、刻苦努力,你的成绩必有所进步,而整天嘻嘻哈哈顾着玩,便会一事无成。比如技术能手,靠的是争分夺秒的勤学苦练才有今天如此精深的技术。反之,不刻苦学习的话,便会荒废学业,学无所成。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接上一句而言,勤奋学习行成于爱思考、爱探索问题寻找答案的习惯。就如爱迪生,他是如何成功的?如何发明电灯的?不就是靠 1000多次的实验,爱寻找问题吗?再说我,为何初中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不就是初中时,整天只顾着玩,结果失败了。
因而,我们必须谨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认真对待我们的学业,刻苦学习技术,不然就会失去很多东西。
“业精于勤荒于嬉。”产生惰性的原因就是试图逃避困难的事,图安逸,怕艰苦,积习成性。人一旦长期躲避艰辛的工作,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就会发展成不良的性格倾向。比尔·盖茨说:“懒惰、好逸恶劳乃是万恶之源,懒惰会吞噬一个人的心灵,就像灰尘可以使铁生锈一样,懒惰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城市附近有一个湖,湖面上总游着几只天鹅,许多人专程开车过去,就是为了欣赏天鹅的翩翩之姿。
“天鹅是候鸟,冬天应该向南迁徙才对,为什么这几只天鹅却终年定居,甚至从未见它们飞翔呢?”渐渐地,有人这样问湖边垂钓的老人。
“那还不简单吗?只要我们不断地喂它们好吃的东西,等到它们长肥了,自然无法起飞,而不得不待下来。”
圣若望大学门日的停车场,每日总看见成群的灰乌在场上翱翔,只要发现人们丢弃的食物,就俯冲而下。
它们有着窄窄的翅膀、长长的嘴、带蹼的脚。这种“灰鸟”原本是海鸥,只为城市的垃圾易得,而宁愿放弃属于自己的海洋,甘心做个清道夫。
湖上的天鹅,的确有着翩翩之姿,窗前的海鸥也实在翱翔得十分优美,但是每当看到高空列队飞过的鸿雁,看到海面乘风破浪的鸥鸟,就会为前者感到悲哀,为后者的命运担忧。
鸟因惰性而生死殊途,人也会因惰性而走向堕落。如果想战胜你的慵懒,勤劳是唯一的方法。对于人来说,勤劳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手段,而且是防止被舒适软化、涣散精神活力的“防护堤”。
有位妇人名叫雅克妮,现在她已是美国好几家公司的老板,分公司遍布美国27个州,雇用的工人达8万多。
而她原本却是一位极为懒惰的妇人,后来由于她的丈夫意外去世家庭的全部负担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而且还要抚养两个子女,在这样贫困的环境下,她被迫去工作赚钱。她每天把子女送去上学后,便利用余下的时间替别人料理家务,晚上,孩子们做功课时,她还要做一些杂务。这样,她懒惰的习性就被克服了。后来,她发现很多现代妇女都外出工作,无暇整理家务。于是她灵机一动,花了7美元买清洁用品,为有需要的家庭整理琐碎家务。这一工作需要自已付出很大的勤奋与辛苦。渐渐地,她把料理家务的工作变为一种技能。后来甚至大名鼎鼎的麦当劳快餐店居然也找她代劳。雅克妮就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使订单滚滚而来。
有些人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无论干什么都舍不得花力气、下功夫,但这种人的脑子可不懒,他们总想不劳而获,总想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他们的脑子一刻也没有停止活动,他们一天到晚都在盘算着夫掠夺本属于他人的东西。正如肥沃的稻田不生长稻子就必然长满茂盛的杂草一样,那些好逸恶劳者的脑子中就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杂草”
“无论王侯、贵族、君主,还是普通市民都具有这个特点,人们总想尽力享受劳动成果,却不愿从事艰苦的劳动。懒惰、好逸恶劳这种本性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普遍存在,以至于人们为这种本性所驱使,往往不惜毁灭其他的民族,乃至整个社会。为了维持社会的和谐、统一,往往需要一种强制力量来迫使人们克服懒惰这一习性,不断地劳动。由此就产生了专制政府。”英国哲学家穆勒这样认为。
那些生性懒惰的人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成功者,他们永远是失败者;成功只会光顾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懒惰是一种恶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负。人们一旦背上了懒惰这个包袱,就只会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丧、无所事事,这种人完全是无用的人。
——陈敬容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 搜索
-
-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