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再苦的事情也要有人干——关于劳动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7-09 10:33 浏览

再苦的事情也要有人干!能让千家万户吃上自己亲手晒制的优质盐:放心盐,心里有说不尽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眼前的谭有国中等偏瘦,肤色黝黑,左肩因长年挑盐受重压,要比右肩高出一些、有人计算过,在盐场工作16年来,谭有国节假日无偿加班 600 多天,相当于义务工作两年。

俯身苦干,盐班一年大变样

1991年,21岁的谭有国成为竹林盐场一名盐工。谭有国的父亲谭启芬曾任竹林盐场七工区支部书记,谭有国刚进盐场时,很多人都以为父亲会为儿子安排个轻松岗位。没想到谭有国被分到整个盐场工作设备最差、效益也最差的七工区二班。

第一天上班,父亲拍着谭有国的肩膀说:“苦工作总要人来做,你要下力气干,勤力去干。”谭有国暗想:干不好,不仅自己丢人,父亲也抬不起头,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没有接触过盐业的人,无法想象晒盐工作的艰辛。即使是在如今的竹林盐场,盐工们仍是露天作业,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旺季时节,他们凌晨3点起床收盐、担盐,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如遇天气变化,则要24小时处于“战备状态”,只要听到钟声或广播声,就立刻赶到盐田抢收保卤。

谭有国所在的二班盐田坑坑洼洼,到处是瓦片碎石,田基、保卤池破烂不堪。谭有国不管这些,耙盐、挑盐、装盐、渗池、维修设备,每天总是凌晨两点半起床,忙到晚上9点才休息。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全班职工齐心奋战,不到一年,把原来高低不平的盐田全部改造成盐田平、田基直、沟路通、无杂草的标准化盐田,为盐业稳定高产奠定了基础。第二年,谭有国被选为班长。3年后,他兼任班里技工。

用心钻研,科学制盐闯新天

南方盐场“靠天吃饭”,受阳光、风向、雨量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产盐流程的各项操作多由技工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作出决断。技工的整体素质,影响和决定着盐的产量和质量。

谭有国刚任技工不久,由于判断失误,导致卤水浓度过浓,提前结晶,造成结晶区卤水供应不足,产量减少,损失近1吨盐。性格要强的他十分难过,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想办法把损失补回来。”从那以后,他整天蹲在盐区,虚心向老师傅请教,琢磨晒盐的各个环节,细心观察天气变化,终于找到了一套利用季节灵活操作、看天巧晒的方法。比如春、冬季节蒸发量低,宜浅晒卤水;夏季天气炎热,秋季风干物燥,宜深水开晒。每当天气变化时,谭有国凭借自己的观天经验,针对实际大胆作出决断,并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和意见,多次成功地避免了溶盐损卤事故。

1999年,谭有国通过多年钻研,找到了一套晒制高产优质盐的“三沟全流动”制盐法,即充分利用输卤沟制卤、拉水走沟流动制卤保卤池及沟路兼晒制卤,增加制卤面积,提高原盐产量。采用新方法后,二班原盐产量和质量提高很快。近3年来,该班每公顷原盐产量和人均原盐产量均保持在百吨以上,3年创造生产利润50多万元,职工人均收入也由原来的盐场最低水平上升到最高水平。谭有国创造的晒盐技法已逐步推广到盐场很多班组。

——郑盛丰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劳动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