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棚我是老师啊!——关于教师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7-17 13:33
浏览
次
我们从李小棚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了,他的无私奉献,默默无闻;他的勤勤恳恳,不畏艰辛;他的坦然的心境,等等。有这样一位好老师,他的学生是幸福与温暖的。愿好人一生平安。
一个名叫李小棚的民办老师,用“家徒四壁”形容他的经济状况:一点儿也不夸张,他至今欠着6万元的债务。但当他捡到4000余元现金和各种银行卡后,却义无反顾,用借来的30元路费,几经辗转,终于把钱物及时送到失主手中。
李小棚是陕西蓝田县辋川乡东杆村一名民办教师。
2006年3月19日下午4时许,他在从家里去学校的途中捡到一个钱夹,就在原地等了近4个小时,期盼等到失主,但未能如愿。无奈之际,李小棚打开钱夹,试图得到有关失主的信息,结果未发现任何电话号码,只有一张身份证,显示失主是西安市三桥镇人。他点清钱夹里的钱是 4057 元,并有几张银行卡。
考虑到失主丢失东西的焦急心情,他踏上了寻找失主的征程。可学校地处秦岭深处,交通极为闭塞,要走近20里的路程,才能坐上到辋川乡的车。可李小棚没带钱,他向别人借了30元路费,丝毫未动钱夹里的钱。从辋川乡到蓝田县票价4元,蓝田到西安市9元,再到三桥镇又是3元,单程就要花去16元,回去的路费都不够了。为了省钱,他中午饭都没有吃。
失主叫陈凌翔,他和朋友们前往蓝田县辋川溶洞附近踏青,除了在溶洞景区游览外,陈先生他们还步行到了景区附近的浅山区观光,被沿途的美景所吸引,他们忽视了对随身物品的管理。等晚上回到西安后这才发现装有现金、身份证、银行卡等物的皮包遗失。陈先生本以为自已价值万元的物品就这样丢了,懊恼不已。
20日上午,他还在家里为丢失钱夹的事懊恼时,听见有人敲门。陈凌翔打开门看见李小棚的第一眼,还以为他是收购废旧物品的,因为李小棚穿着破旧的灰色西装,衣服袖口都磨破了。令他喜出望外的是李小棚拿出了他丢失的钱夹、4000余元现金和其他物品。陈凌翔非常感激,拿出一沓子百元钞票塞到恩人手中,可李小棚硬是分文未取。直到离开,陈凌翔也不知道李小棚为了送钱,是向乡亲借的路费。由于返程路费不足,李小棚只能坐车到蓝田县,然后步行近5个小时回到东杆村。陈先生从李小棚极为朴实的衣着和不善言辞的行为判断,李小棚的生活并不宽裕。于是就给蓝田当地的朋友打了电话,委托朋友今后能有机会报答这位好心人。
通过电话陈先生进一步了解到李小棚的为人和家境。陈先生震惊了!
辋川乡是蓝田有名的贫困乡,而李小棚的家更是村上出了名的困难户。1997 年,因结婚举债2万元,后妻子生病,多次手术又欠下2万元债务。1999年,母亲患腰椎炎,因未能及时治疗而下肢瘫痪。接连的打击,使妻子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去年母亲去世,他还是借钱办的丧事。至今债务已达6万元。他从1989年起担民办教师,月薪百十来元,但从2003年年底也停发了。他最大的收入就是利用假期到西安给别人背水泥挣钱。
用“清贫乐道”来形容李小棚的心路轨迹再恰当不过了。1999年至2001年间,他在韩河教学点任教,为改造危房,他率先捐款100元(相当于当时两个月工资),带动群众出钱投工,并通过媒体捐助,终于将破旧的教室修葺一新。
王亚丽同学因家庭贫困,中途辍学,李小棚资助学费,使她重返校园。去年她小学毕业,又因经济拮据,面临再度辍学,李小棚用暑假打工挣来的 200 元资助她上了初中。
有个12岁的孩子因患精神病,被父母锁在家中。李小棚多次登门做家长工作,并签名担保,让家长放心,孩子最后被送到学校,而且在李小棚的呵护下,病情已大见好转。
魏冰冰因父母离异,只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为照顾魏冰冰的学习和生活,李小棚和她同吃同住,并为其购买学习生活用品……
类似这样的事太多太多了。用李小棚自己的话说:“教书育人,就是要身体力行!”李小棚曾有多次机会出外赚高薪,因教学好他屡屡被别的学校慕名聘请,可为了不让山里的娃失学,都被李小棚拒绝了!
15年过去了,李小棚仍在辋川乡东杆村教学点上课,仍是一名代课教师。
现在提起这事,失主陈凌翔还觉得不可思议,连说太感人了,一个家贫如洗的人面对大额现金却不动心,还自费送回失主。社会上这种人越来越少了!
对此,李小棚却淡淡一笑:“我是老师啊!”
——高利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 搜索
-
-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