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有怀——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8-27 15:48
浏览
次
早寒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①,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②,平海夕漫漫⑧。
【注释】
①襄水:汉水流经襄阳(今属湖北)境内的一段。②迷津:迷
失津渡。津,渡口。③平海:宽广平静的水面。
诗句解析
1.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意象:落叶、南飞的大雁、北风、寒冷的江水,共同勾勒出深秋的萧瑟景象。
作用:以自然景物的凋零起兴,奠定全诗凄清孤寂的基调,暗喻诗人漂泊无依的处境。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地理:襄水(今汉水支流)是孟浩然故乡襄阳的象征,“楚云端”极言距离之远。
情感:直抒乡愁,通过空间阻隔强化思念之情。“遥隔”二字透出无奈与怅惘。
3.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细节:“乡泪尽”写尽思乡之痛,“孤帆”既是眼前实景,又是诗人孤独命运的隐喻。
视角:从“泪”到“看”,由内而外,将愁绪投射到天际孤舟,意境苍茫。
4.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典故:化用《论语·微子》“迷津”典故,暗指对人生道路的困惑。
景结:以暮色中浩渺的江面(“平海”指江面开阔如海)收束,迷茫之情与自然景象交融,余味悠长。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
前四句写景(木落、雁度、北风、江寒)与后四句抒情(乡泪、孤帆、迷津)自然衔接,景物成为情感的载体。
对仗工稳:
如“木落”对“雁南”,“乡泪”对“孤帆”,音律和谐,增强诗歌的凝练感。
用典含蓄:
“迷津”暗含对仕途的彷徨,体现孟浩然既渴望入世又畏怯矛盾的心理。
情感主旨
全诗以“早寒”为背景,交织着三重愁绪:
乡愁:“襄水””乡泪”直写对故乡的思念;
羁旅之愁:“客中”“孤帆”表现漂泊的孤独;
人生之惑:“迷津”暗喻对前途的迷茫,最终在“夕漫漫”的苍茫中归于沉郁。总结
孟浩然以简淡的笔触,将个人际遇与自然之景相融,创造出深远幽微的意境。这首诗既是羁旅诗的代表作,也折射出盛唐文人普遍的人生困惑,具有超越时代的感染力。
(注:诗中“平海夕漫漫”的“平海”指江面开阔如海,非地理意义上的“海”;“迷津”典出《论语》,暗含求渡之意。)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