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信仰——关于党政祖国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08-14 13:57
浏览
次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万人。在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做出了如此巨大而惨烈的牺牲。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光。
长征启程地
一江西瑞金
在江西省瑞金市武阳村,有着一座不同寻常的武阳桥,这座桥被誉为“长征第一桥”。这是一座用老百姓家的门板、床板以及血肉之躯铸就的渡桥。当时,为了帮助抵达武阳村绵江河的部队迅速转移撤出,需要加固眼前横跨在河上的小木桥,老百姓纷纷热情地支援红军,有户人家甚至把新打好的婚床也捐献出来,还有一位老奶奶听说红军转移需要木料,她把为自己准备后事的棺木拿出来看着左右为难的红军,老人说:“在死之前,能为红军做点贡献,这辈子也知足了。”
红军用血肉之躯铸就千古不朽的长征精神,为了人民幸福、百姓安康献出宝贵生命,换来的,同样也是百姓视如亲人般的帮助和照顾。作为红军长征的启程地--瑞金,见证着那场艰辛而伟大的战略转移。
长征故事--强渡乌江◇费小五
1935年1月2日,转战贵州的红军开始强渡乌江。贵州向来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睛”的说法。乌江岸边飘着阴冷的雨丝,刺骨的寒风灌入衣领,冻得人瑟瑟发抖。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吃力地攀上一座峭壁,乌江的“天险”程度让他眉头紧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惊涛拍岸,发出万马奔腾般的轰鸣声。
第三连连长毛振华和其他7名战士端着一碗酒站成一排,眼神坚毅。8人水性娴熟,又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耿决定让他们泅渡过江。
8人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后,拉着一根长绳,纵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很快在人们的视线中成了一个个小黑点,只有那条连接他们的绳子在滔滔江水中扭动着。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屏住呼吸等待着。对岸的枪炮声响了,耿飚感到一颗心坠了下来:他手里的绳子松了,敌人的炮弹打断了绳子。一营营长罗有保在下游找到了浑身湿透的毛振华等7人(有一名战士牺牲了)。
战士们没有气馁,想出了新的渡江方法:用竹筏渡江。缓过劲来的毛振华自告奋勇,再次担任突击队队长。夜幕降临后,3只竹筏被放下水,突击队员们用尽全力,不顾一切地向前划,然而大自然“大发淫威”,一只筏子一头撞在礁石上,四分五裂;一只筏子被漩涡卷到了下游。当这两只竹筏上的战士狼狈不堪地回来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最先下水的那只竹筏上的毛振华等人不见踪影,漆黑的夜色中万籁俱寂,唯有山风的呼啸声与江水的呜咽声。
1月3日一早,刘伯承带领的工兵营和陈赓带领的干部团工兵营前来助战。刘伯承说,敌人的追击部队越来越近,必须魏传义油画《强渡乌江》不惜代价抓紧渡河。第四团官兵斗志昂扬,扎了60多只竹渡江,江面上的景象蔚为壮观。
天放睛了,对岸的敌军也活跃起来,看到红军大举渡江,机关枪、迫击炮一起开火。密集的火力网让竹筏根本无法靠岸。就在这时,对岸山崖下忽然跃出几个人影,风一般扑向敌军阵地,向敌人展开猛烈攻击。
原来,毛振华他们的竹筏当时被冲到了下游,但战士们以顽强的毅力摸上了岸,又悄悄潜伏到敌军阵地下,忍着寒冷、饥饿与疲劳,整整等待了一夜。
他们用铁打的信仰铸成了丰碑!
在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长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涅槃重生--经过了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革命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日后重新壮大起来的火种。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伟大的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响宣告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献出生命,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八女投江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夏,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有一个妇女团。别看妇女团都是女战士,她们跟男战士一样英勇坚强跋山涉水,行军打仗,什么事情都不落在后边。10月,抗联大部队来到乌斯浑河岸,妇女团仅剩的8位女战士第一批渡河,她们早早地来到了河岸边,突然发现带着重型武器的大批日军正向大部队围拢,抗联战士遭到了猛烈攻击。8位女战士只要一直就地隐蔽,就是安全的。但眼见大部队被敌军死死拖住,她们心里十分着急。指导员冷云毅然向其他7位女战士喊道:“快向敌人射击,掩护部队突围!”于是,她们向敌军猛烈开火了!敌军掉头朝冷云她们扑了过来。
大部队成功突围后,发现8位女战士还坚守在河边,就想去把她们救出来。8位女战士看到了,向大部队大喊:“同志们!不要管我们,快点冲出去,保住手里的枪,抗战到底!
女战士们猛烈射击,打光了所有子弹。敌军围上来一看,“主力”竟是8位女战士,气急败坏地大叫“抓活的”。
女战士们便互相搀扶着,迎着朝阳,踏入冰冷的乌斯浑河炮弹、子弹炸响在河面上,8位女战士跟跄的身影不断被炮火击中,消失在汹涌的波涛中。她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她们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震撼和感动。
投江
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在于,它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求解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4年弥漫在中华大地上空的硝烟似乎就要散去,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社会改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在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和平建国的决议。
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命令国民党部队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反击,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1948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一根刻着 88 个地名的竹竿
1948年11月6日,战斗难度大又异常激烈的淮海战役全面爆发。面对80万装备先进、武器精良的国民党军队,60余万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人民解放军,依靠人民群众,打赢了这场定乾坤的大决战。
山东省莱阳县西陡山村的村民唐和恩是支前运输队的一名队长。他和队员们推着运粮小推车支援前线。出发时,他随手带了一根一米多长的小竹竿每到一个地方他就问清楚地名,并将其刻在竹竿上,想看看自己带领的运粮小分队共走了多少个村子。淮海战役结束时,他的小竹竿上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共88个村镇的名字:莱阳县水沟头院上、李家庄、马岚……把这些地名一个个连起来粗略计算,唐和恩和队员们竟然凭着双脚推着小推车跋山涉水了 4000 多公里。
4000多公里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从中国东边的上海到中国西边的新疆乌鲁木齐的距离。唐和恩他们日夜兼程,不顾劳累,冒着被炮火炸伤的危险完成了支援前线的任务。最终,淮海战役成为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
是的,像唐和恩一样义无反顾地投入解放战争,在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战役中留下自己身影的平凡英雄有千千万。他们用扁担挑、小车推、大车拉、毛驴驮的方法,把粮食、弹药运到前线;草鞋走烂了,他们光着脚继续赶路;身上的干粮吃完了,他们宁愿饿肚子也不动车上的一点粮食。
淮海战役中,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
当平凡人有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坚定强大的信仰和一颗伟大的心,他就是英雄,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力量源泉。淮海战役印证着“人民伟力”!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解放战争时期”展台上陈列着一根小竹竿。它就是唐和恩的那根小竹竿。这根小竹竿现在是国家一级文物。查一查这根小竹竿的有关资料,在班会上讲讲它的故事。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猜你喜欢
- 搜索
-
-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