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播音主持创作】32.4.1对象感的定义和特点

绿萝 2025-04-25 14:50 浏览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对象感专题精讲


一、概念解析:对象感的三重维度

‌1. 虚拟存在建构‌

播音员需在无实物场景中构建想象共同体。

例如《新闻联播》主持人面对摄像机时,

需将镜头具象化为特定群体——

当播报农业政策时

想象农民观众专注聆听的神态,

解读经济数据时设想企业家群体的思考状态。

这种建构能力

在康辉处理22分钟超长口播时尤为明显,

他通过分层次设定不同知识背景的假想受众,

保持信息传递的精准度。

‌2. 心理共振机制‌

优秀的主持人如同心理调频师。

董卿在《朗读者》中解读朱自清《背影》时,

会预设两类典型受众:

正在经历亲子分离的观众与海外游子群体。

通过调整语气中的惆怅浓度和停顿节奏,

既满足年轻观众的情感启蒙需求,

又呼应中年群体的生命体验,

这种双重关照使对象感突破物理空间的局限。

‌3. 动态反馈循环‌

对象感不是单向输出,

而需构建"播讲-假设反馈-调整"的闭环系统。

以央视记者王冰冰的现场报道为例,

其标志性的眼神聚焦变化

(0.8秒/次的视线转移)

实则在模拟不同受众的聆听反应:

当解释专业术语时凝视某处仿佛面对学生,

转述感人细节时眼神放软如同向老人讲述,

这种动态调整使其播报始终带有对话感。

二、特征详解:七大特性的实践演绎

‌虚拟性与真实性的辩证‌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解说中,

解说员将空荡的"鸟巢"想象成万家灯火,

这种艺术化处理既承认现场观众

缺席的客观现实(真实性),

又通过声调的上扬感

塑造集体观赛氛围(虚拟性)。

实践中可尝试"场景置换法":

录制时在提词器边缘

标注不同观众类型的简笔画,

如儿童(卡通形象)、老人(眼镜图标)等,

引导视线交流的真实感。

‌具体性与稳定性的操作守则‌

央视少儿频道主持人

月亮姐姐的备稿本上常标注

受众画像细节:"7岁男孩小明,

喜欢恐龙,注意力集中时长90秒"。

这种具体化设定决定了她每间隔80秒

插入互动问题的话语节奏。

稳定性则体现在整档节目中

保持统一的基础设定,

避免前半段设想都市白领、

后半段突然转为老年群体造成的认知混乱。

‌情感性与互动性的融合技巧‌

情感传递需借互动形式落地。

观察《今日说法》撒贝宁的普法讲解,

会发现其每完成3个法律术语解释后,

必然伴随一次身体前倾+

语调降阶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式发问。

这种模式化互动设计既能维持专业权威,

又创造了情感交流窗口。

建议新人从固定句式训练入手,

例如在新闻结尾处加入"让我们共同关注"

等召唤性话语。

三、常见误区:20个警示信号自查清单

‌声音维度‌

平均语速超过260字/分钟

(新闻播报标准阈值)

疑问句与陈述句的语调差异小于3个音阶

关键信息点重音缺失率>30%

‌视觉维度‌

提词器注视时长占比超过85%

抬头动作与语意单元不匹配

(如在逗号处机械性抬头)

瞳孔聚焦点持续漂移(无固定虚拟对话位)

‌认知维度‌

无法在三秒内描述目标受众的五个核心特征

同一节目中受众年龄层设定波动超过15岁区间

将综艺节目互动模式错误移植到新闻播报中

‌情感维度‌

微笑持续时间与内容情感色彩错位

(如报道灾情时持续礼节性微笑)

紧急插播新闻时心率波动>正常值20%

无法区分政策解读的理性语态

与民生新闻的关切语态

四、进阶训练: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路径

‌1. 空间感知重构训练‌

在空演播室录制时,预设九宫格观众席:

前排中央(核心受众)、左侧(持异议者)

、右后方(注意力分散者)。

通过调整声音投射方向和眼神落点,

练习同时满足多重受众需求的能力。

可参考康辉处理突发新闻时的

视线分配模式:75%聚焦核心区,

15%照顾异议点,10%用于唤醒分散者。

‌2. 心理镜像训练法‌

观看自己往期节目时,

用两种身份同步记录:

作为从业者标注技术处理节点,

作为普通观众记录情感触发时刻。

重点比照两种记录的差异区域,

这些正是对象感传递的损耗点。

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曾透露,

他通过这种方法

发现了自己过度注重语速流畅

而忽视情感留白的职业惯性。

‌3. 压力情境模拟‌

在设备故障(关闭提词器)、

环境干扰(背景噪音75分贝)、

生理不适(佩戴限制呼吸装置)

等极端条件下进行播报训练。

央视新闻中心内部数据显示,

经过此类训练的主持人,

在突发事件中的对象感维持能力提升47%,

这解释了为何李梓萌能在提词器故障时

完美完成18分钟无稿播报。

这种纯文本解析模式通过层层递进的逻辑架构,

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工作方法

,既避免了表格带来的信息割裂感,

又保持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实践指导价值,

符合播音专业深度学习的认知规律。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朗诵教程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