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尽力于思想得很多——关于科学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6-17 10:19 浏览

德谟克利特(前460-前 370),古希腊阿布德拉人,是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率先提出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是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导师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留基伯(前500-前 440)。

“应该尽力于思想得很多,而不是知道得很多。”

德谟克利特对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地质等学科,都有一定研究,最先发现球体、棱锥体和圆锥体等体积的计算方法,在逻辑学方面也做出过不少贡献。据说,德谟克利特的著作加起来大约一共有52种之多,其涉及的内容之广泛令人惊叹,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认识论、心理学、伦理学、法律、政治、医学、天文和地理等很多力面。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如今很多都已失散,剩下的只是一些零零散散的残篇断章。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对他大加称赞,称他为古希腊人当中的“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利特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留基伯的原子论在德谟克利特这里继续得到继承和发展,现代原子科学的发展由此被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我们知道原子是非常小的,靠肉眼是不可能看到的,用显微镜也无法看到。在2000年前,原子论是如何被提出来的呢?上古时代的这种原子论其实并非科学理论,而是一种哲学的推测。

古希腊爱奥尼亚学派中的著名学者留基伯,曾经首先提出过原子学说的物质构成,他提出原子是最小的和不能分割的一种物质粒子。从古至今无数的原子就存在于虚空当中,既不增生也不毁灭,它们在不断地运动着,是它们构成了万物。

德谟克利特是留基伯的得意门生,完全继承和发展了师父留基伯的原子学说,认为在宇宙里面只有原子和虚空,其余的什么都没有,原子一直都在宇宙之中存在着,任何变化都来自它们之间的分离与结合。

在数量上原子是无限多的,形式上是属于多样化的,原子在下落的运动过程当中,比较大的、运动速度比较快的原子碰撞着比较小的原子,由于产生了旋转运动或者侧向运动,从而形成了万物,并且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变化。由于构成物体的原子的形状、排列和数量上的不同,形成各种不同形态的物体。虽然在本质上原子是相同的,但是它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作用力的传递往往是通过互相挤压和碰撞产生的。依照这种理论继续推断,德谟克利特又创立了天体演化学说。由于原子互相碰撞,一部分原子形成一个原始旋涡,运动中旋涡的中心把较大的原子赶进来,外围则是被赶出来的较小的原子,这些汇集到中心的大原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球状的结合体,这就是地球。一些较小的原子形成像气、水和火原子等,它们围绕着地球进行着旋转运动,这些地球外面不断运动的原子,随着运动而逐渐变得越来越干燥,最后就燃烧起来变成各种天体。

在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里面,并没有提到任何神存在的空间其实从来就不存在不死的神灵,永恒的原子和虚空除外,在一些奇妙而残酷的自然现象面前,原始人类常常感到恐惧,那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太过匮乏,只能够靠着臆想编造出一些神灵等来掩盖未知。德谟克利特甚至提出一种看法,他认为最活跃、最精微的原子构成了人的灵魂,原子也是一种物体,当它一旦分离,物体就会消灭,那么灵魂自然也会随之消灭。

德谟克利特进一步发展了留基伯的学说,之后,其原子论又被伊壁鸠鲁等人所继承,随后又被道尔顿进一步发展,最终才形成了近代的更为科学的原子论。在继承其师的学说上,令人较为遗憾的是他延续了留基伯原子不可分的错误思想。

德谟克利特运用原子论解释认识论问题,用的是自己的“影像说”:“影像”是由从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产生了人的感觉和思想。他还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做了区分,他称人的感官并非什么都能感知到,如原子和虚空,而这个时候就要用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相比较而言是一种更为精致一些的工具。德谟克利特把感性认识叫作暖昧的认识,把理性认识叫作真理的认识。他认为,原子自身无性状的不同,人们感知事物的味道和颜色等都是主观想法,是一种习惯。古希腊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论思想。

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的,同样都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同样具有因果必然性。在对必然性的强调上,他主张否定偶然性,自然界一切作用都是必然性。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科学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