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帆——关于经典散文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10-26 15:18
浏览
次
三角帆
薛卫民
见过海的,
没见过海的,
都把海想得十分蔚蓝,
扬过帆的,
没扬过帆的,
都把帆想得十分浪漫。
其实我们懂得:
海并非总那么美,
真正的帆很灰,
远航的帆很累。
可我们依然
扬自己的三角帆,
闯自己的幻想海—
那海哗哗,
向这个年纪涌来;
那帆猎猎,
迎着少年风轻摆;
我们的海总是很帅,
我们的帆总是洁白……
薛卫民(1959一),吉林伊通人。出版抒情诗集《寂寞的风景》、儿童诗集《含笑的花蕾》《快乐的小动物》等6部。
《三角帆》赏析
薛卫民的《三角帆》是一首浸润着童心与哲思的少年成长诗。诗人以“海”与“帆”为核心意象,在“想象与现实”的碰撞、“认知与行动”的递进中,勾勒出少年面对成长的独特姿态——既洞悉前路的艰辛,更怀揣无畏的热忱,将成长的命题化作一首明快而深沉的生命赞歌,尽显其“以轻写重”的诗歌功力。
一、核心意象:从想象到现实的双重映照
诗歌通过“海”与“帆”两组意象的双重解构,完成了对成长认知的立体呈现,让抽象的“成长”变得可触可感。
大众想象中的“理想镜像”
诗歌开篇便铺陈出世人对海与帆的普遍憧憬:“见过海的,没见过海的,都把海想得十分蔚蓝;扬过帆的,没扬过帆的,都把帆想得十分浪漫。”
“蔚蓝的海”是对美好世界的集体想象,象征着未被触碰时,人们对远方、对未来的理想化期待;“浪漫的帆”则是对“行动”的诗意美化,代表着外界赋予“闯荡”的光鲜滤镜。
这种不分亲历者与旁观者的统一想象,恰恰凸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普遍距离,为后文的认知转折埋下伏笔,也暗合了少年成长初期对世界的懵懂向往。
少年认知中的“真实底色”与“精神图腾”
随着诗意推进,意象完成从“想象”到“现实”再到“精神”的升华,层次愈发丰富:
现实维度的“沉重”:“海并非总那么美,真正的帆很灰,远航的帆很累。”诗人打破浪漫滤镜,还原了事物的本真——海有风浪,帆经磨损,远航充满疲惫。“灰”的色彩与“累”的状态,精准捕捉了成长路上必然遭遇的艰辛与挫折,展现了少年对世界的清醒认知,而非一味沉浸在幻想中。
精神维度的“鲜活”:即便知晓现实沉重,诗人笔下的“三角帆”与“幻想海”仍焕发着生命力。“哗哗涌来的海”是少年正在经历的成长现场,“猎猎轻摆的帆”是少年主动闯荡的姿态,而“很帅的海”“洁白的帆”则超越了现实的灰度,成为少年精神世界的自我投射——这抹“洁白”与“帅”,是历经认知洗礼后仍坚守的初心,是少年赋予成长的精神亮色。
二、情感脉络:从认知到行动的成长进阶
全诗以“认知觉醒—行动抉择—精神确立”为情感主线,清晰展现了少年面对成长的心理演进,情感从理性的审视走向热烈的践行。
认知觉醒:打破滤镜的清醒
“其实我们懂得”一句,标志着情感的重要转折。少年不再盲从大众的浪漫想象,而是以更成熟的视角洞悉现实:海有风暴,帆会疲惫。这种“懂得”并非世故的退缩,而是成长中“认知觉醒”的证明——他们已然褪去孩童的懵懂,开始直面世界的复杂与多元,这种清醒为后续的“行动”奠定了理性基础。
行动抉择:明知艰辛仍勇往直前
“可我们依然扬自己的三角帆,闯自己的幻想海”,“可”字的转折掷地有声,将情感推向高潮。即便知晓“帆很累”,少年仍选择“扬起”;即便明白海不总是蔚蓝,仍坚持“闯荡”。
这里的“三角帆”成为少年自我的象征——小巧却坚韧,带着专属这个年纪的倔强;“幻想海”则是少年的精神疆域,既包含对未来的憧憬,也接纳现实的风浪。这种“知其难而为之”的抉择,正是成长中“勇气”的最好注脚。
精神确立:重构自我的成长美学
结尾“那海哗哗,向这个年纪涌来;那帆猎猎,迎着少年风轻摆;我们的海总是很帅,我们的帆总是洁白”,完成了精神世界的最终确立。
成长的“海”不再是被动遥望的目标,而是主动“涌来”的生命现场;“少年风”是时代与年龄赋予的独特力量,让“三角帆”始终保持“猎猎”的昂扬姿态。
“很帅”“洁白”的评价,是少年对自我成长的肯定:他们既不回避现实的沉重,又以积极的心态重构了成长的美学——成长的价值,正在于带着清醒闯过风浪后,仍能守护内心的纯粹与热烈。
三、艺术特色:童心与哲思的完美交融
作为兼具儿童诗特质与成人哲思的作品,全诗在艺术表达上尽显巧思,实现了“语音层的明快”与“意味层的深邃”的统一。
对比鲜明,张力十足
诗歌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构建情感张力:大众想象中“蔚蓝的海”“浪漫的帆”与现实中“不那么美”的海、“灰而累”的帆形成认知对比;“懂得艰辛”的理性与“依然闯荡”的感性形成行动对比;现实的“灰”与精神的“洁白”形成意象对比。这些对比让诗意在碰撞中愈发鲜明,既展现了少年内心的丰富层次,也让“成长”的主题更具穿透力。
节奏明快,充满童真
全诗句式整齐,多采用短句与反复结构,如“见过海的,没见过海的”“扬过帆的,没扬过帆的”,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感,贴合儿童对节奏的天然敏感。“哗哗”“猎猎”等拟声词的运用,让画面更具听觉质感,仿佛能看见海浪奔涌、船帆飘动的鲜活场景,尽显童心童趣。 
以小见大,哲思暗藏
诗人以“三角帆闯海”这一小切口,承载了“成长认知与生命态度”的大主题,完美诠释了“把复杂的东西讲得简洁、把深奥的东西说得透亮”的创作理念。诗歌表面是少年与帆、海的互动,深层却藏着对“理想与现实”“认知与行动”的哲学思考——成长从来不是“知晓艰辛便退缩”,而是“明知艰辛仍前行”,这种哲思如潜流般暗藏,让诗歌在童真之外更具厚重感。
《三角帆》以少年的视角,道尽了成长的真谛:成长不是从“幻想”跌入“现实”的失落,而是带着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依然守护内心的“幻想海”与“洁白帆”。这种兼具理性与热忱的生命态度,让诗歌既成为少年成长的自白,也为所有经历成长的人提供了情感共鸣——那份迎着“少年风”扬帆的勇气,正是生命最动人的底色。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