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播音主持创作】30.3.1播音感受的概念

绿萝 2025-04-23 15:27 浏览 13次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中的‌播音感受

‌是语言表达艺术的核心要素,

其本质是通过对稿件的深度理解与情感投射,

实现有声语言的再创造。

以下从概念、分类、

关系及常见问题四方面展开分析:

一、播音感受的概念

播音感受强调“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即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感知客观事物,

并引发心理与生理的反馈过程。

在有稿播音中,

播音员需透过文字符号

理解其代表的现实情境与情感内涵;

在无稿播音中,

则依赖逻辑框架与现场氛围调动感知。

这一过程融合了感官体验(视觉、听觉等)

与心理联想,最终形成对稿件内容的情绪响应。

二、播音感受的分类

‌形象感受‌

以感官体验为基础,

通过稿件文字触发对具体场景的想象,

例如:

视觉:如“山朗润起来了”

引发对山色变化的画面联想;

听觉:如“水涨起来了”模拟流水声响;

空间知觉:对“一立方米”等抽象概念的具象化理解。

‌逻辑感受‌

关注语言内在的逻辑关系,包括:

‌并列关系‌:如“山、水、太阳的脸”

三要素的平行推进;

‌递进/转折‌:通过重音、停连凸显语句目的。


三、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的关系

‌具体感受‌:从稿件细节入手,

例如对单个词语的触觉(如“粗糙的树皮”)

或情绪感知(如“喜悦的语调”)。

‌整体感受‌:具体感受的升华,

表现为对稿件主题、情感基调的全局把握。

例如朱自清《春》的朗诵需

将零散的春日意象整合为生机盎然的整体意境。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向

‌感受失衡‌

‌过度逻辑化‌:机械处理并列句,

忽略形象化表达(如平铺直叙“山→水→太阳”);

‌过度形象化‌:沉溺细节描述,弱化逻辑层次。

‌提升路径‌

‌多维感知训练‌:结合空间知觉

(如“1公里=2.5圈跑道”)、

时间知觉(语句节奏控制)增强具象化能力;

‌逻辑框架梳理‌:通过标记关键词、

划分层次明确表达意图。

播音感受的本质是“审美创造”,

需平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在被动接受文字信息与主动情感投射间找到统一

。实践中可通过“分步感知法”

(先抓逻辑脉络,再填充细节意象)

实现语言表达的深度与感染力。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朗诵教程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