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服务人民,军队的根基和血脉——关于军人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5-20 11:37 浏览

无论是这队伍那队伍,都是党的队伍,无论是这英雄那英雄,都是人民的英雄!人民永远是我们军队的根基和血脉,是我们军队奋斗的价值归宿和动力源泉!

我是西南大学06级在读国防生。以前,我总以为,军人的价值只体现在轰轰烈烈的战场,是金戈铁马的征战,是沙场残酷的厮杀;是炮火硝烟中的冲锋,是枪林弹雨里的浴血……是的,我崇尚军人,因为它能激起我心底那“仗剑卫国”“执干戈以卫社稷”的神圣使命感,能唤起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男儿血性!然而,和平时期,似乎很难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化为军人的崇高价值展现出来。作为名胸怀报国之志的国防生,一名心理学专业的青年学子,想实现心目中军人的价值,看起来十分遥远。而今,胡主席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出了高度概括:“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一科学概括,使我对革命军人的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只要有一颗对党的赤胆忠心、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处处都是施展才华、彰显价值的机会和舞台!

去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也许大家都不愿再去回顾。但是,对这场灾难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人民子弟兵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可能谁都无法忘记。

作为唯一的一名本科学员、唯一的一名国防生,我参加了西南大学第一批赴地震灾区心理救援服务队,在灾区工作了30多个日日夜夜亲身见证了这样的英雄壮举。

刚到灾区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破砖碎瓦、倾倒的房屋、阻断的道路、倒塌的桥梁、砸烂的车辆,还有……好几座新坟前,摆放着童鞋、书包和红领巾……这,曾经是多么青春阳光的生命啊。

江油市西齐镇牛集乡李家坝村,我和我的同学们,走进一个个失去孩子的家庭,或者面对一个个失去亲人的孩子,自己还没来得及调整心情,便开始不分昼夜地开展各种心理抚慰和创伤治疗。学习心理专业知识的我,敏锐地觉察到,灾区人民身体上的创伤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愈合,但心灵上的创伤却无法在短期内抚平,特别是那些处在童年花季的孩子们。

在临时帐篷里,我看到一个目光呆滞、嘴唇乌青、面无表情、满脸污垢的小男孩,他叫李玉强,刚满7岁。小玉强家的房屋全部倒塌,爷、奶奶、爸爸、妈妈全部遇难。地震过去2个多月了,可他还深陷在那个可怕的梦魇里。我想办法接近小玉强,给他讲故事,看漫画,和他一起做游戏。但是,一连几天他都两眼迷茫,一言不发,没有任何反应。那时,我才真正感到,孩子们心灵上的伤害有多深,心理救援的任务有多么艰巨!有一天,我准备了很多水彩笔,尝试着和他一起画画,当我们一起画出一座漂亮的砖瓦房,周围长满了青翠的竹子,绿色的草地时,我发现小玉强的表情在慢慢改变。我趁热打铁,给他讲童话里的小动物如何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故事。渐渐地,小玉强终于流露出丝难得的笑容。第二天,当我们冒着滂沱大雨,踏着泥泞山路,再次来到村里时,小玉强和孩子们已经在雨中等了好久,从他眼里,我终于读到了春风拂过积郁的微笑。“哥哥,你今天教我们啥子?”小玉强快步跑过来,搂着我的脖子问。没人用相机留下这个瞬间,但我却把这个珍贵的画面定格在自己的心里,因为小玉强那一声哥哥,是那样的坚强和温暖!

离开灾区后,小玉强成了我最牵挂的人,每个月,我都会省下一些国防生补助,准时给他寄去一笔生活费,询问他的学习情况。我还将自已去年积攒的 5000 元国防生奖学金全部寄给了小玉强。今年夏天,小玉强来信说,他评上“三好学生”了。我的心里说不出的欣慰。这也使我第一次有了一种成就感。谁说和平时期军人的价值无法彰显?只要把自己的职责使命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宁紧密联系起来,这就是我们军人的价值!

在灾区的日日夜夜,我走遍了绵竹、江油、茂县等7个县市,行程4000 多千米,和1548个中小学生进行了交流,帮助700多个孩子重塑了生活信心。回到学校后,我把这期间的做法和体会进行了认真总结梳理,撰写了《社会支持对震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学术论文: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得了全国三等奖和重庆市一等奖,重庆市为此设立专项课题,资助我20万元进行后续研究。为了使灾区的孩子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我在学校发动成立了国防生爱心基金,每人每月拿出20元,我自已拿出200元,总计每年2万多元资助灾区的孩子。

也许,与解放军官兵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相比,与全国人民支援灾区重建的无言大爱相比,这根本算不上什么。但,这是我作为一名国防生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是作为一名准军人为人民群众献出的一份微薄之力!因为在地震灾区,英雄的人民军队,用具体行动生动地诠释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刘锐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军人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