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看到玛莎了吗?——关于教师的演讲经典篇目
绿萝 2025-07-16 10:38
浏览
次
很多年前,我在州立的儿童之家里,为一群患有多动症、精神上又有些不正常的孩子们上美术课。
他们的行为有时候极其古怪,即使想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在座位上等一会儿,也会让我头疼上半天。不过后来我发现如果我答应讲一个特别的故事,他们就会迅速地坐好,且非常努力、非常安静地听我讲述。
他们常常对我的童年生活很感兴趣,或者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我这么大年纪的人,也曾和他们一样是一个调皮顽劣的小孩子,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我虚构了一个叫玛莎的小女孩,故事里的玛莎几乎是他们每个人的现实写照。
“玛莎是我的同班同学,老师讲课的时候,玛莎会高声地叫嚷,会用蜡笔在书桌上乱写乱画,会在桌子下四处乱爬,会把同学的衣服当画板肆意涂抹……她永远都不知道遵守纪律、专心听讲;她从来不懂得好好地约束自己,珍惜时间,认认真真地学点东西。因此,她也从来没及格过。'老师,你及格了吗?”斯科特问。
“当然喽。
杰夫听到后像得到安慰似的一声低语:“真好。”随后他又十分肯定地说,“那学校肯定把玛莎给开除了。”
从他们一本正经的表情和试图稳稳当当坐好的小动作里,我意识到自己编造的故事已取得了意料中的效果。
“那她现在死了吗?”克里斯问。
“没有,她还活着。”
“那她一定和你一样老喽。”斯图尔特说。
我很高兴他们终于问到了这个问题。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我顺理成章地谈及玛莎的不良表现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我打算告诉他们因为在学校里不好好学习,玛莎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救药的失败者。她痛苦不堪,备受冷落,却连一个可以帮忙的朋友也没有。
“玛莎后来怎么样了?”杰夫问,“她进监狱了吧?”
我倒没打算编得如杰夫所想的那么悲惨。不过我突然想,何不让他们自己去推理一下结局?据说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用固定的模式去塑造学生的思想,才是更好的教育方法。
“我的确知道玛莎后来的故事,但在我告诉你们之前,我很想听听,你们自己认为她后来变成什么样子呢?”
米歇尔第一个举起了手:“她长大后一定非常可爱迷人,所有人都很喜欢她。”
我估计这也是米歇尔自己的理想,这个女孩子长得既不可爱也不迷人,几乎没几个人愿意和她在一起。尽管她一直怀有这种愿望,但她惹人厌烦的言行举止,实在是太过顽固,难以消除。所以,她也几乎从没有实现过“今天好好表现一次”的“伟大”理想。
杰夫听了米歇尔的猜想,很用力地摇了摇头,说:“我觉得不对。她或许每次依旧不及格,等长大了便被送进了监狱。后来她终于厌倦了这种生活,开始用心学习一些东西,并因此得到了一份好的工作。”
“我不认为她蹲了监狱。”斯科特反驳道,“我想她可能进了一所特殊的学校,在那儿她会变得彬彬有礼且成绩优异。”
“我也这么想。”斯图尔特回应道。
老师,快告诉我们,她后来到底怎样了?”克里斯显然有些迫不及待。
我觉得有些尴尬。我一直以为人生的成功应是建立在早期优秀的学业上的,可是他们却完全驳倒了我的观念。不过很庆幸,从他们的讨论。
隔天再次将作业本收上来一看,嘿,他还真掉进我设计的“圈套’里了。“老师,您别门缝里瞧人一-把人看扁了。今天再补上三分之一,看您还有什么话说。我会兑现我的承诺的,等着瞧吧!”这下我有点惊喜了,这么一个众人眼中的“后进生”,内心深处竟然有如此强烈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我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了。思忖一番,我又回了一张纸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光就在眼前,胜利在向你招手呢。你是个言而有信的学生,值得老师信任。”
一天后,补齐的作业整整齐齐地放在我的桌子上,里面又夹了一张纸条:“王老师,原来我只是想骗您一下,躲过这次检查,因为我确实没做作业,也不想做。可是您的一张张纸条让我体会到了您的良苦用心,我没有理由不补上作业。谢谢您,老师。”
在补齐那次作业以后,刘伟再有什么烦恼事都会以这种方式与我交流。我也用心留意他的优点,抓住时机,给予肯定和表扬。“做事贵在持之以恒”“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努力去战胜自我吧”……每一张纸条,我都以热切的语言传递着真挚的情感,使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重视,让他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我的教育引导,逐步改掉了不做作业的坏毛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拿到了学校颁发的进步奖
——王玉芳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