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负荆请罪,宽容待人有气量——关于信仰的演讲经典篇目

杨书意 2025-07-31 14:15 浏览

廉颇是一个有气量的人,有担当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廉颇是赵国的骄傲,也是赵国在军事上堪与秦国抗衡的精神支柱。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于赵惠文王十四年(285)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                

后来,赵国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283)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威镇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跃居六国之首。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廉颇将军有勇有谋,在长平之战的初期,他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不幸的是,在成败胜负即将一战而定的关键时刻,秦赵两国分别对前线的大将进行了调整,而这调整使战争胜利的天平迅速倾向秦国。

原来秦国由于久战不下,形势渐渐不利,于是秦相应侯范雎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而这个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并没有真正领兵打仗的本事。当初他父亲死时,就再三说,如果把赵国军队交到赵括手中,一定会使赵国覆灭。但不幸的是,赵王求胜心切,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

结果,赵军大败。赵军降者有40万,白起认为:“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结果把降卒全部坑杀。长平之战也使战国局势一战而定,从此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后,六国之人听见白起的名字就胆怯,小孩都不敢夜哭。

但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白起在政治上却处处掣肘,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赵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被王陵取而代之。后来王陵攻邯郸失败,白起幸灾乐祸:“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而在亲王打算起用他时,他却不给面子:“我知道这次出征绝对没有胜算,但是能免罪;虽然不出征本身是无罪的,可是却要被刑罚……我宁愿受重刑而死,也不想成为无功之将。”昭王听后大怒,免去白起官职,降为士兵,迁居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西)。后又怕白起不服,于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令白起自裁。白起手持宝剑,仰天长叹:“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然后伏剑自刎。一代名将就此谢幕。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怜惜他,乡邑地方都祭祀他。

白起死了,廉颇却老当益壮。长平之战后,赵国重新起用廉颇,已经年老的他不计前嫌,不畏疲苦,率领赵国士卒继续作战,于赵孝成王十五年(251)破燕军,十六年围燕中都,二十一年(245)取魏繁阳。

是否拥有气量,关键看三点:一是平等的待人态度,不自认为高人一等,保持一颗平常心,平视他人,尊重他人;二是宽阔的胸襟,胸怀坦荡,虚怀若谷,闻过则喜,有错就改;三是宽容的美德,能够仁厚待人,容人之过。由此,气量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素养和品性。

——张俊红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和谐社会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