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1——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绿萝 2025-11-03 15:54
              浏览
              
              次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①凤去台空江自流②。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³,
二水中分白鹭洲④。总为浮云能蔽日⑤,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①凤凰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②江:长江。③三山:山名。
④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
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两支。⑤浮云蔽曰: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
⑥长安:唐朝都城。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七言律诗,通过登临金陵凤凰台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下从诗歌内容、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三方面进行赏析:
一、诗歌内容与结构
1.首联(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以凤凰台的传说起笔,连用三个“凤”字,明快流畅,暗示六朝繁华的消逝,唯余长江奔流,凸显时空变幻的苍凉感。
2.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聚焦吴宫、晋代遗迹,以“花草埋幽径”“衣冠成古丘”写历史沧桑,表达对功业成空的喟叹。
3.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转向自然景观,三山若隐若现,白鹭洲分割江流,壮阔的山水描写中暗含对永恒与短暂的
思考。
4.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以“浮云蔽日”喻奸佞当道,“长安”代指朝廷,抒写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对时局的忧虑。
二、艺术特色
语言自然流畅:十四字中连用三“凤”而不显重复,音节明快,如“江自流”“使人愁”等句平实中见韵味。
意境雄浑开阔:将历史怀古与山水描写结合,由近及远,由古及今,层次分明。
用典含蓄深刻:吴宫、晋代衣冠等典故深化历史厚重感,“浮云蔽日”暗讽时政,情感沉郁。
三、主题思想
历史兴亡之叹:通过金陵古迹的变迁,揭示朝代更迭的必然性,感慨繁华易逝。
忧国忧民之情:借“浮云蔽日”表达对朝廷昏暗的忧虑,尾联“愁”字融合个人失意与家国情怀。
自然与永恒的哲思:长江、三山等意象象征自然永恒,反衬人事短暂,体现李白超脱尘俗的理想。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