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游园不值——关于古风诗词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09-26 09:42 浏览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履齿印苍苔,

小扣柴靡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写了诗人春日游园时的所见所感。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从有所期望到失望遗憾再到意外之惊喜的变化过程,因此在朗诵时也要体现出这种情感起伏。前两句,诗人高兴地前往友人处,敲了很久门却无人应答,心情从高兴转为失落,所以这两的语气是低落失望的,声调较低,气息回落。后两句,诗人猛地抬头发现园中的红杏巳经盛开并伸出墙外,美好的春色冲淡了主人不在家的失落,诗人的心清顿时好了起来。朗诵这两旬时,声调转高,口腔开合加大,语速稍快。

朗读者:李雪

中传花少口语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游园不值》解析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是宋代七言绝句中“以小见大、寓情于景”的经典之作。全诗仅四句,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诗人春日游园的完整心境变化——从起初对满园春色的殷切期盼,到柴门久扣不开的失落遗憾,再到忽见红杏出墙的意外惊喜,情感跌宕间,既写出了游园的偶然之趣,更以“一枝红杏”破题,道尽春日生机无法禁锢的蓬勃意趣,让“遗憾”最终化为“惊喜”,余味悠长。

开篇“应怜履齿印苍苔”,以推测的口吻开篇,暗藏诗人游园前的细腻心思与对春日的珍视。“应怜”二字不是确定的判断,而是诗人对园主人心境的揣摩——或许主人爱惜园内的苍苔,不愿被访客的鞋印践踏,这既为后文“柴门久不开”埋下伏笔,也侧面烘托出园子的清幽雅致:连苍苔都被精心呵护,园内的春色想必更显珍贵。“履齿印苍苔”的细节描写,将诗人轻步叩门、生怕惊扰园景的小心模样刻画得淋漓尽致,那份对游园的期待与对自然的敬畏,已在字里行间悄然流露。

“小扣柴扉久不开”,承接前句的揣摩,将诗人的期待拉回现实的失落。“小扣”二字极妙,既呼应了前文“怜苍苔”的小心,也写出诗人不愿打扰主人的礼貌;“久不开”则打破了这份期待——轻叩柴门许久,却始终无人应答,原本满心欢喜的游园之愿,似乎要落空。这一句没有直白写“失落”,却通过“小扣”与“久不开”的对比,将诗人从期盼到遗憾的心境变化藏于动作细节中:越是小心叩门、耐心等待,久不开门的失落便越显真切。朗诵时声调较低、气息回落,正能还原这份从期待到失望的情绪落差,让读者共情诗人的遗憾。

“春色满园关不住”,是全诗的转折与灵魂,瞬间将前文的失落一扫而空。诗人本因柴门不开而遗憾,却在抬头间顿悟:即便园门紧闭,园内的春色也绝非一道柴门能禁锢的。“关不住”三字充满力量,既写出了春日生机的蓬勃——它不受人为束缚,无论是否被看见,都会自顾自地生长、绽放;也暗含着诗人的豁然开朗:游园的意义不在于“入园”,而在于遇见春色本身,即便未能亲见满园景致,这份“关不住”的生机,已足够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美好。这一句跳出了“游园未果”的局限,将视野从“一扇柴门”扩展到“整个春日”,意境瞬间开阔。

结尾“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具象的“红杏”为“春色关不住”作注解,堪称“诗中有画”的神来之笔。诗人没有描写园内的繁花似锦,只聚焦于“一枝出墙的红杏”——这枝红杏或许只是园内春色的冰山一角,却以最鲜活、最张扬的姿态突破禁锢,将春日的色彩与生机送到诗人眼前。“出墙来”的动态描写,让红杏仿佛有了灵性,它不是被动的景物,而是主动传递春色的使者,既打破了柴门紧闭的沉闷,也让诗人的失落彻底转为惊喜:未见满园春,却因这一枝红杏,收获了比入园更意外的美好。朗诵时声调转高、口腔开合加大、语速稍快,便能精准传递这份“忽见春色”的雀跃,让红杏出墙的惊喜感透过声音扑面而来。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其“遗憾中的圆满”与“小景中的大意境”。诗人本为“游园”而来,却因“不值”(未遇主人)而未能入园,这是“遗憾”;但也正因这份遗憾,才让“一枝红杏”的出现更显珍贵,让“春色关不住”的感悟更具冲击力,最终成就了“圆满”。叶绍翁没有刻意渲染春日的绚烂,却以“一枝红杏”为切入点,让读者透过这抹亮色,想象出园内“春色满园”的盛景——这种“以点带面”的写法,既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也让春日的生机更显真实可感:它不局限于一方园子,而是无处不在、无法禁锢的自然力量。

时至今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仍被广泛引用,早已超越了原诗的“游园”语境,成为“新生事物无法被禁锢”的象征。这便是《游园不值》的经典之处:它以一次偶然的游园经历为载体,却写出了人们共通的情感体验——生活中的遗憾常有,但遗憾背后,或许藏着更意外的美好;同时也以小见大,道尽了自然生机与生命力量的不可阻挡,让每一个读到这首诗的人,都能在“一枝红杏”中,感受到春日的希望与生命的蓬勃。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古风诗词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