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绝句——关于古风诗词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09-26 09:30 浏览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本诗描写了一片优美的春日河塘风光,格调清新,情绪欢快。朗诵时,语调可适当偏高,语速中速。最后一句“沙暖睡鸳鸯“语速可放缓,语调温柔,表现出诗人享受春日阳光的舒畅感觉。

朗读者:陈幸

宁波聆音文化创始人

《绝句》解析

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是盛唐山水诗中“以诗为画”的典范之作,四句二十八字,如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春日工笔画。诗人以“迟日”为底色,串联起“江山”“花草”“燕子”“鸳鸯”等意象,既勾勒出春日山河的阔大秀美,又捕捉到花鸟虫鱼的灵动生机,字里行间满是对春日的喜爱与对和平生活的舒畅感知,打破了杜甫一贯“沉郁顿挫”的诗风,尽显明快清新的格调。

开篇“迟日江山丽”,以“迟日”(春日迟迟,白昼渐长)起笔,为全诗奠定温暖明亮的基调。“江山丽”三字虽极简,却将春日山河的整体美感浓缩其中——历经冬日萧瑟后,江山被春光染透,无论是远山的苍翠、近水的澄澈,还是天地间的开阔气象,都在“丽”字中尽显。这一句是对春日全景的宏观描绘,如画卷的“起手式”,先铺开广阔的背景,让读者瞬间沉浸在春日的明媚氛围中。朗诵时语调偏高、语速中速,恰能还原这份对山河秀美的赞叹,传递出明快的情绪。

“春风花草香”,从“视觉”转向“嗅觉”,让春日的感知更显立体。“春风”是无形的,却通过“花草香”被具象化——温暖的春风拂过,带来花草的芬芳,既有野草的清新,也有繁花的甜香,这股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春日的美好从“可见”变为“可闻”。若说“江山丽”是远观的壮阔,“花草香”便是近赏的细腻,一远一近、一视一闻,让春日的层次感愈发丰富,也让诗人对春日的喜爱从“眼观”深化为“心感”,字里行间满是沁人心脾的舒畅。

“泥融飞燕子”,将视角聚焦于动态的生灵,为静态的春景注入活力。“泥融”二字暗藏春日特质——春雨过后,泥土变得湿润松软,正是燕子衔泥筑巢的好时节;“飞燕子”则捕捉到燕子翩跹的动态:它们在低空穿梭,时而掠过水面,时而衔泥归巢,灵动的身影让春日充满生机。这一句以“飞”为核心,写出了春日的“动”之美,与前两句的“静”(江山、花草)形成对比,动静相生间,春日的鲜活感扑面而来。

结尾“沙暖睡鸳鸯”,又从“动”回归“静”,却比开篇的静更添几分闲适。“沙暖”呼应前文“迟日”,写出春日阳光晒暖沙滩的温暖触感;“睡鸳鸯”则刻画了鸳鸯在暖沙上安然休憩的画面——它们或两两相依,或独自蜷卧,全然沉浸在春日的暖阳中,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这一句没有激烈的动作,却将春日的“舒爽”推向极致:不仅有视觉的美、嗅觉的香,更有触觉的暖与心境的闲。朗诵时放缓语速、语调温柔,便能精准传递出诗人凝视这一幕时的舒畅——仿佛与鸳鸯一同沐浴在春日暖阳里,忘却了尘世烦忧,只愿沉醉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中。

作为杜甫“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这首《绝句》藏着他对暂时安定生活的珍视。彼时他虽仍处于人生漂泊中,但春日的明媚与自然的生机,暂时抚慰了他饱经沧桑的心。诗中没有家国忧思,没有个人困顿,只有对眼前春日美景的纯粹欣赏——从阔大的江山到细微的鸳鸯,从视觉的丽到触觉的暖,每一处描写都透着“享受当下”的舒畅。这种“于细微处见美好”的心境,让这首诗超越了单纯的写景,成为人们春日赏景时的情感共鸣:当我们漫步春日,看见暖阳、闻到花香、遇见飞鸟时,那份发自内心的愉悦,正是杜甫在诗中传递的美好。           

整首诗以“景”为骨、以“情”为魂,色彩明丽(丽、香、暖)、动静相宜(飞、睡),既符合绝句“短小精悍”的体裁特点,又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即便时隔千年,读起这四句诗,我们依然能仿佛站在春日的江边,望见秀丽的江山、翩飞的燕子、静卧的鸳鸯,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暖意与花草的芬芳,体会到那份藏在自然美景中的、最本真的舒畅与喜悦。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古风诗词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