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告诉蓝天 告诉远方——关于现代诗歌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09-04 09:29 浏览

告诉蓝天告诉远方

告诉蓝天,告诉远方

我坐在夏日翠绿的小山坡上

在把太阳静静地凝望

种心情无法寄托

个愿望无处存放

只想把它们寄出去

寄给那颗美丽的太阳

告诉蓝天,告诉远方

即使太阳收不到我的包裹

我也希望我的心儿不变

像枝头上那烂漫的雏乌

永远那么率真

永远那么充满幻想

刘姝妹,女,1959年生,曾从教十几年。1985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在《儿童文学》、《中国少年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300余篇,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告诉蓝天告诉远方》解析

刘姝妹的《告诉蓝天告诉远方》以细腻的儿童视角为笔,将夏日山坡上的凝望化作一首充满童真与憧憬的诗篇。诗歌围绕“向太阳寄愿”这一核心意象,层层铺展儿童内心无法言说的心情与无处安放的愿望,既勾勒出孩童独有的率真与幻想,又传递出对纯粹心灵的坚守,尽显儿童诗歌“以情动人、以梦为翼”的艺术特质,也印证了作者深耕儿童文学领域对孩童心理的精准捕捉。

从意象塑造与情感表达来看,诗人巧妙选取“夏日翠绿小山坡”“太阳”“枝头雏鸟”等儿童熟悉的自然元素,构建起一个充满诗意的情感载体。开篇“坐在夏日翠绿的小山坡上/在把太阳静静地凝望”,用“翠绿小山坡”营造出宁静、鲜活的夏日氛围,“静静凝望太阳”的动作则暗藏孩童内心的郑重——太阳在诗中不再是单纯的天体,而是被赋予“接收愿望的对象”这一特殊意义,成为孩童情感寄托的“远方”象征。“有一种心情无法寄托/有一个愿望无处存放”直白道出儿童内心的细腻与懵懂:他们尚不能清晰言说情绪的轮廓,也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安放成长中的憧憬,于是便生出“寄给那颗美丽的太阳”的天真想法,这种将抽象心情与愿望化作“可邮寄的包裹”的想象,完全贴合儿童“以具象承载抽象”的思维特点,让孩童的心事既显真挚,又充满童趣。

诗歌的后半段更将情感推向深化,从“寄愿”的期待转向“守心”的坚定。“即使太阳收不到我的包裹/我也希望我的心儿不变”,打破了“愿望必须被回应”的常规期待,展现出孩童超越年龄的纯粹——他们的寄愿并非为了得到反馈,而是为了安放内心的热爱与憧憬;随后以“枝头上那烂漫的雏鸟”作比,用雏鸟的“率真”与“充满幻想”定义“不变的心”,既呼应了开篇的自然场景,又将儿童的精神世界具象化:雏鸟代表着未经世事的纯粹,正如孩童的心灵,无论愿望是否被接收,那份对世界的好奇、对美好的向往始终如初。这种“不问结果、只守本心”的表达,让诗歌超越了单纯的“许愿”主题,升华为对儿童天性的珍视与赞美。

在语言风格上,诗歌延续了儿童文学“浅白质朴却饱含深情”的特点,既贴合儿童的阅读与认知习惯,又暗藏细腻的情感节奏。全诗以短句为主,如“告诉蓝天,告诉远方”“我也希望我的心儿不变”,没有复杂的词汇与句式,像孩童的喃喃自语般亲切自然,却能精准传递内心的郑重与柔软;“告诉蓝天,告诉远方”的反复咏叹,既强化了“向远方传递心意”的核心诉求,又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感,让诗歌读来朗朗上口,仿佛能听到孩童对着蓝天与远方轻声诉说的模样。此外,“烂漫的雏鸟”“美丽的太阳”等带有赞美意味的定语,既符合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方式,又为诗歌增添了温暖明亮的基调。

从主题内涵来看,诗歌以“寄愿”为表象,核心是对儿童“率真天性与幻想力”的守护。刘姝妹曾从教十几年,又深耕儿童文学创作多年,深知孩童时期的“幻想”与“率真”是最珍贵的心灵财富。诗中“永远那么率真/永远那么充满幻想”的期许,既是孩童对自我心灵的承诺,也是作者对所有儿童的祝福——无论成长中愿望是否被看见、被回应,那份未经雕琢的纯粹与对世界的憧憬,都应如枝头雏鸟般鲜活,如凝望太阳的初心般坚定。这种主题表达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孩童的视角自然流露,让儿童在阅读中感受到“自我心灵的珍贵”,也让成人重温童年时期那份毫无保留的热爱与幻想。

结合刘姝妹的创作背景,其作品常以儿童的情感与成长为核心,《告诉蓝天告诉远方》正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体现。作者在《儿童文学》《中国少年报》等平台发表的大量作品,始终坚持“贴近儿童心灵”的创作理念,这首诗也不例外——它没有宏大的叙事,而是聚焦于儿童一个微小的凝望瞬间,将内心的情绪与愿望转化为可感知的诗句,让儿童在诗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让读者感受到儿童世界的纯粹与美好。

整体而言,《告诉蓝天告诉远方》是一首以童真为魂、以自然为翼的儿童诗。它用浅白的语言勾勒儿童的内心世界,用鲜活的意象承载纯粹的愿望,既展现了孩童独有的率真与幻想,又传递出对心灵本真的坚守,既是儿童情感的“共鸣剂”,也是成人回忆童年的“时光机”,充分彰显了刘姝妹儿童文学创作的细腻与温度。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现代诗歌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