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创作基础】19.8.3.1-重音的分类(二)
绿萝 2025-09-23 18:12
浏览
次
以下是分点论述的
十类重音技巧解析,
采用清晰的分段结构呈现:
1. 强调性重音
功能:通过程度/范围词语的
伸缩变化强化语义
,实现"极言其大"或
"极言其小"的表达效果。
典型应用:
极端程度词:
如"极其热烈"
("极其"重读)、
"高兴极了"("极"重读)。
绝对范围词:
如"所有名山大川"
("所有"重读)、
"任何事情"("任何"重读)。
时间/数量词:
如"一个月"(短促重读表紧迫)、
"26家工厂"(数字重读表精确)。
注意事项:重复性表述
(如"可不开的坚决不开")
需逐次强化重音,
不可因重复而弱化。
2. 比喻性重音
功能:通过比喻核心词
激活听众的视觉联想,
增强语言形象性。
典型应用:
本体与喻体关联词:
如"像天上的虹"
("虹"重读,
突出桥洞的弧形特征)。
象征性比喻:
如"祖国的花朵"("花朵"重读,
传递对儿童的珍视)。
注意事项:
避免机械强调整个比喻短语,
需聚焦最具画面感的关键词
(如"雷鸣般的掌声"仅重读"雷鸣")。
3. 拟声性重音
功能:通过模仿自然声响
增强场景真实感,烘托氛围。
典型应用:
环境音效:如"风呼呼地刮着"
("呼呼"重读,
强化恶劣天气的听觉印象)。
突发声响:如"轰隆一声巨响"
("轰隆"重读,模拟爆炸的冲击力)。
注意事项:需区分拟声词
是否为核心语义
(如"远处传来几声鸟
叫"中"鸟叫"无需重读)。
4. 肯定性重音
功能:通过强化判断词
确立语义确定性,消除歧义。
典型应用:
直接肯定:如"他是河南人"
("是"重读,回应身份疑问)。
否定性肯定:如"不满足于
已经知道的事"
("不"重读,强调认知突破)。
注意事项:
需结合上下文判断重音位置
(如"这是最佳方案"中,
"最佳"比"是"更需强调)。
5. 反义性重音
功能:通过表面肯定实现深层否定,
表达讽刺或批判。
典型应用:
虚伪表述:如"狼表示自己是善良的"
("善良"拖长音高,暗示反讽)。
矛盾修辞:如"侵略者追求和平"
("和平"软化发音,揭露双重标准)。
注意事项:需通过音调
扭曲制造语义反差,
但避免过度夸张
(尤其新闻评论中需保持克制)。
6. 对比性重音
功能:通过对立词语的
对比强化逻辑关系。
典型应用:
转折关系:如"人员无伤亡"
("无"重读,
与"强烈震感"形成反差)。
递进关系:如"不仅要快,
还要好"("快"和"好"分别重读)。
注意事项:需明确对比双方,
避免重音分散
(如"不是A而是B"中
,"A"和"B"需均衡强调)。
7. 递进性重音
功能:通过层级性重音
突出语义的逐步深化。
典型应用:
程度递进:如"重要、更重要、
最重要"(逐级加重"更"字)。
逻辑递进:如"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动词重读形成链条)。
注意事项:需通过音强/
音长的递增体现层次感,
避免平铺直叙。
8. 重复性重音
功能:通过关键词
重复强化观点或情感。
典型应用:
政策强调:如"不开的坚决不开"
("不开"重复重读)。
情感渲染:如"永远爱你,永远"
("永远"二次重读增强感染力)。
注意事项:
需根据重复目的调整重音强度
(如排比句中首尾重音可更强)。
9. 情感性重音
功能:通过重音传递特定情绪
(如愤怒、喜悦、悲伤)。
典型应用:
愤怒:如"岂有此理"
("岂"重读+音高上扬)。
喜悦:如"太棒了"
("太"重读+音色明亮)。
注意事项:需与文本基调一致,
避免情绪过度外放
(如新闻播报需保持客观)。
10. 逻辑性重音
功能:通过重音标记文本的因果、
条件等逻辑关系。
典型应用:
因果句:如"因为努力,所以成功"
("因为""所以"重读)。
条件句:如"只有坚持,才能胜利"
("只有""才能"重读)。
注意事项:需确保重音
与逻辑关联词匹配,
避免误导听众理解。
以上分类可根据实际播讲需求
灵活组合运用,
例如在批判性文本中
可同时使用反义性重音
(揭露矛盾)和对比性重音
(强化对立),
而在抒情文本中
可结合情感性重音与
比喻性重音增强感染力。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猜你喜欢
- 搜索
-
-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