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有利身心发展——关于和谐社会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07-31 11:16
浏览
次
人际交往是参加社会活动的基础,正常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交往的对象不断扩大,不仅有同院的伙伴、同班的同学,而且还有社会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人际交往呢?
1.大胆交往,礼貌待人。
初次接触生人都有一种羞怯的心理,我们要鼓励自己大胆同陌生人说话,要敢于独自去新地方办事。与人交往的首要原则是讲文明、讲礼貌,如进入他人住房要先敲门,与人说话要先称呼。合理要求要服从,不能任性胡乱闹。
家长工作或会客,注意安静不搅扰。家长休息或生病,轻声细语不吵闹。来了客人要问好,热情欢迎有礼貌。大人谈话不插嘴,在旁玩耍不干扰。客人问话要清楚回答,送客要说“再见”,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等。
2.察言观色,灵活办事。
世界上的人鱼龙混杂,好坏难辨,我们在交往时应保持一定的警惕。在接触生人时,我们既要大胆交往,又要慎重行事。要学会察言观色,通过对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判断他的意图和品德,然后决定是否与他交往。
3.诚实待人,以信取信。
与人交友必须真心实意,不能虚情假意。对人当面恭维、奉承,背后恣意贬低是两面派的做法;对朋友遇到困难口头上“深表同情”,内心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可能长期维持友谊的。
真正的朋友应坦诚相见,毫不客气地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互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讲究信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我们应该“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偶尔有一两次失信,要及时向对方解释,求得朋友的谅解。如果屡屡失信,就无法保持朋友关系了。
4.对已要严,对人要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交友时不必太计较对方的缺点,要多看到人家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友好相处。当家长听到孩子诉说他人不足的时候,要引导他多看到别人的优点。
中小学生的交往难免出现矛盾,甚至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我们要胸怀坦荡,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别人,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即使对方给自己带来了损失,也应谅解他。
——李家国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猜你喜欢
- 搜索
-
-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