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蔡伦造纸——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绿萝 2025-10-21 17:16 浏览

蔡伦造纸

[南朝宋]范 晔

自古书契①,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②。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③,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④,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⑤。

——选自《后汉书》

【注释】

①书契:文字。②缣帛:古代的一种质地细薄的丝织品。③造

意:首倡,倡导。④善:赞许。⑤咸:全,都。

《后汉书·蔡伦传》选段文字解析

文本背景

这段文字出自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所著《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了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历史事件。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改进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逐句解析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说明造纸术发明前的主要书写材料:竹简和缣帛

"书契"指文字,"编以竹简"指用绳子串联竹片

"缣帛"是昂贵的丝织品,虽轻便但成本高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指出两种材料的缺点:缣帛价格昂贵,竹简笨重

"并不便于人"强调当时书写材料的不便性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造意"显示蔡伦的创新精神

列举四种原料:树皮、麻头、破布、渔网

这些原料廉价易得,体现工艺改进的经济性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

元兴元年(105年)是蔡伦献纸的时间

"善其能"反映汉和帝对这项发明的认可

"莫不从用"说明新纸迅速普及

‌"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咸"字强调普遍性

"蔡侯纸"成为后世对改良纸的专称

蔡伦被封为龙亭侯,故称"蔡侯"

历史意义

这段文字记载了造纸术从奢侈品到日常用品的转变过程。蔡伦的改进使纸张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促进了文化传播。到东汉末年,造纸术已在全国推广,为后来纸张取代简牍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奠定了基础。

工艺特点

蔡伦造纸术的创新在于:原料多样化:利用废弃的植物纤维和纺织品

工艺标准化:形成完整的造纸流程

质量提升:生产的纸张更适合书写

成本降低:使纸张进入寻常百姓家

影响评价

这段简练的记载虽未详述工艺细节,但准确抓住了造纸术改进的核心价值——"便于人"。蔡伦的贡献不在于发明纸张,而在于系统改良造纸工艺,使纸张从贵族用品转变为大众文化载体,这一转变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古风诗词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