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关于古风诗词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10-09 13:13 浏览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的名篇之一,这首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本诗前两写诗人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第三、四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索自然,又曲折有致。朗诵时,要体会诗人怀乡思人的情怀,以及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朗诵时,语调偏低,语速偏缓,声音低徊。第二句中的,第四句中的“少”作重音处理。

朗读者:张哲

辽宁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解析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诗中书写“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全诗四句仅二十八字,却以最朴素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道尽了异乡游子在佳节时的孤独与牵挂。前两句直抒胸臆,将“独在异乡”的凄然与“佳节思亲”的浓烈直白道出;后两句则巧妙转笔,从“自我思念”跳向“兄弟忆我”,以想象中的家乡场景反衬自身的孤寂,让思乡之情在“双向牵挂”中更显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成为跨越千年仍能引发游子共鸣的情感符号。 开篇“独在异乡为异客”,以“独”“异”二字破题,瞬间将游子的孤独感拉满。“独”是心境的核心——孤身一人身处陌生之地,没有亲友相伴,连日常的寒暄都显疏离;“异乡为异客”则强化了这种“双重陌生”:不仅地理上远离故土(异乡),身份上也成了被环境“排斥”的外人(异客),两个“异”字叠加,没有激烈的抒情,却让“孤独”如潮水般扑面而来,仿佛能看见诗人独自伫立在陌生街头,望着异乡风物时的茫然与落寞。朗诵时需奠定“低徊沉缓”的基调,语调偏低,“独”“异”二字可稍作重读,传递出那份深入骨髓的孤寂,让听者瞬间共情“异乡为客”的清冷。

“每逢佳节倍思亲”,承接前句的孤独,将情感聚焦于“佳节”这一特殊节点,让思乡之情更显浓烈。“每逢佳节”是触发思念的开关——节日本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时刻,而这份“热闹的期待”,恰恰反衬出游子的“孤独加倍”;“倍思亲”三字直白却有力,“倍”是情感的放大器,它不只是“思念”,更是“比平常更甚的思念”,将节日里的孤独与对亲人的牵挂推向极致。这一句没有具体写“思亲”的细节,却以“倍”字的强调,让每个有过异乡过节经历的人都能感同身受——节日的喧嚣,从来都是孤独者的背景音,越热闹,越想念。朗诵时需将“倍”字作为重音突出,语调可较前句略扬却仍显沉缓,让“加倍思念”的情感在声音中沉淀,不刻意煽情,却更显真切。

“遥知兄弟登高处”,笔锋一转,从“自我思念”转向“想象中的兄弟思念”,为全诗注入“双向牵挂”的温情。“遥知”二字是关键,它不是“眼见”,而是“隔着遥远距离的猜想”——诗人在异乡遥想,此刻家乡的兄弟定然正按照重阳节的习俗登高望远;“登高处”则点明重阳节的核心风俗,既让“忆兄弟”有了具体场景,也暗含“登高望远、思念亲人”的传统意涵——兄弟登高时,想必也在眺望远方,思念着身处异乡的自己。这一句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没有继续写“我想兄弟”,而是通过“兄弟想我”的想象,让思乡之情不再是单向的孤寂,而是有了回应的温暖,情感层次瞬间丰富。朗诵时语调可稍作平缓,“遥知”二字带着悠远的想象感,“登高处”的节奏放缓,仿佛能看见兄弟登高的画面,让声音中透出对家乡场景的深切怀念。

结尾“遍插茱萸少一人”,以“少一人”的细节收尾,将全诗的思乡之情推向顶点,余味悠长。“遍插茱萸”是重阳节的另一习俗——兄弟登高时,定然会按照传统在身上插满茱萸,以避灾祈福;“少一人”则是画面中的“缺憾”:所有人都在,唯独少了诗人自己,这份“缺憾”既是对兄弟团聚场景的写实,更是对自身“异乡漂泊、无法归乡”的慨叹。短短五字,没有“我想家”的直白,却通过“少一人”的细节,将游子的孤独、对兄弟的牵挂、对归乡的渴望尽数藏于其中——兄弟插茱萸时的“少一人”,恰是诗人心中“思亲”的最佳注脚。朗诵时需将“少”字作为重音重点突出,语调沉缓,气息绵长,让这份“缺憾”带来的怅然在声音中缓缓弥漫,结尾轻收,留下悠长的思念余味,让听者在“少一人”的遗憾中,读懂游子最深的牵挂。

从创作背景来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十七岁时客居长安所作,彼时他年少离家,尚未在仕途立足,佳节时的孤独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更显真切。正因这份“年少的纯粹”,诗中的情感才没有成年人的克制与伪装,而是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直白与浓烈,却又因“遥知兄弟忆我”的转笔,多了几分细腻与体贴。它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正因为它写出了“思乡”最本质的情感——不是对故土风物的眷恋,而是对“亲人团聚”的渴望,这份情感跨越地域与时代,成为每个游子心中共通的柔软。 即便今日读来,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只要在佳节时远离亲人,读到“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莱萸少一人”,依然会被那份熟悉的孤独与牵挂打动。这便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魅力:它以最朴素的语言,写尽了人类共通的“思乡怀亲”之情,让每一个游子在诗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也找到对亲人最深的惦念。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古风诗词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