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曲——关于古风诗词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09-30 11:21
浏览
次
春游曲
[唐]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这首诗写的是“一夜春风来,万树杏花开”的初春景象。诗入踏春看到万树杏花开在江边,一派清新、绚丽的春光,让入不禁心旷神怡。朗读基调是轻松、愉悦的。朗诵时,要通过想象江边、杏树等形象,在头脑中切切实实“看到”,从而引发欣喜、愉悦的感受。声音轻松明朗,略高但不着力。“深浅色”虚实结合,“绿波中”可适当拉长音长,营造一种结束感。
朗读者:黎民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本科生
《春游曲》解析
韩愈的《春游曲》是一首明快鲜活的初春咏景诗,全诗四句仅二十字,却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春风拂杏、花映碧波”的春日盛景。诗人没有堆砌繁复辞藻,只聚焦“江边杏”“一夜风”“深浅色”“绿波”四个核心意象,便将初春的清新与绚丽写得扑面而来,既藏着对春光的敏锐捕捉,更透着踏春时心旷神怡的愉悦,堪称“以简驭繁、情景交融”的春日短章精品。
开篇“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以“万树”的壮阔与“一夜”的迅疾切入,瞬间铺开初春杏花盛放的动态画面。“万树江边杏”先定景——江边的杏林规模盛大,不是零星几株,而是成片成林,既写出杏花绽放的磅礴气势,也暗示江景与花景的交融;“新开一夜风”则写盛放的缘由——一夜春风拂过,原本含苞的杏花尽数绽放,“新开”二字透着“初绽”的鲜活,“一夜”则强调花开的迅疾与惊喜,仿佛前一日还是枯枝待放,一夜之间便被春风唤醒,满树繁花。这一句没有直接写“美”,却通过“万树”的数量与“一夜”的时间对比,让读者能想象出春风过后,江边杏林千树齐开的绚烂景象。
朗诵时需奠定“轻松愉悦”的基调,声音轻松明朗,略高却不紧绷:“万树”二字可稍作舒展,传递杏林的壮阔;“一夜风”的“风”字语调轻快,模拟春风拂面的灵动,让开篇便透着春日的生机与惊喜。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笔锋一转,从“岸上杏林”转向“花映碧波”,将春日的色彩层次推向极致。“满园深浅色”是对杏花色彩的细腻描摹——盛开的杏花并非单一色调,而是深粉、浅粉、白中带粉的色彩交织,“深浅”二字既写实(不同枝头、不同绽放程度的杏花颜色有别),也暗含“虚实结合”的韵味:近观可见花瓣的细微色差,远观则是一片朦胧的粉白,色彩层次丰富却和谐;“照在绿波中”则是景致的升华——岸上的“深浅花色”倒映在碧绿的江波里,粉白的花与碧绿的水相映成趣,既写出江面的清澈,也让静态的花有了“随波晃动”的动态美,仿佛整个春日的色彩都融入了碧波之中。朗诵时需突出色彩的交融感:“深浅色”的“深”“浅”二字可稍作轻重区分,传递色彩的层次;“绿波中”则适当拉长音长,“绿”字温润、“波”字舒缓、“中”字轻收,既模拟水波荡漾的绵长,也营造出景致定格的结束感,让听者仿佛能看见花影映波、动静相宜的春日画卷,余味悠长。
从诗歌风格来看,《春游曲》的魅力在于“明快直白中的生机感”。韩愈的诗歌常以雄奇豪放见长,而这首《春游曲》却尽显清新明快——没有深沉的抒情,没有复杂的典故,只以“所见即所写”的直白,将踏春时的视觉感受直接传递给读者。诗人的愉悦之情不似“能不忆江南”般含蓄,而是藏在“万树新开”“色映绿波”的景致描摹中:能留意到杏花的“深浅色”,能捕捉到花影入波的细节,足见他沉浸于春光的专注与欢喜,这种“景中含情、情随景生”的写法,让诗歌既充满画面感,又饱含感染力。
即便今日读来,我们依然能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中,想象出江边杏林映波的春日美景,感受到那份扑面而来的清新与愉悦。这便是《春游曲》的经典之处:它以最朴素的语言,写尽了初春的生机与绚烂,也提醒我们——春光的美好,往往藏在“一夜花开”的惊喜里,藏在“花映碧波”的和谐中,只需带着一颗愉悦的心去观察,便能在寻常春日里,遇见打动人心的诗意。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