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账号

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关于信仰的演讲经典篇目

吴健溪 2025-08-07 14:03 浏览

在今天这个个人利益愈益凸显的时代,为自己、为家庭设计一个美好未来并为之不懈奋斗,本没什么错,也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为自己为家庭打算的同时,不要忘了,人都是社会的人,个人生存的条件、发展的机会、肩负的责任等,都是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人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追求,都不只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要以社会为载体的。所以,各个时代的人都会提出自己的社会理想,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正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提出社会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结果。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但进人近代以来,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和本国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这种落后挨打的局面,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曾经不辞辛劳地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从魏源、龚自珍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曾国藩、李鸿章推行的洋务运动,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变法维新到孙中山、黄兴领导的辛亥革命,一次又一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中国不但没有发展成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反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正如毛泽东曾经质疑的:“很奇怪,为什么先生总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至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产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这就是近现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这都是老掉牙的道理了,从中学到大学的政治课不知讲了多少遍。就算讲得有道理,但那毕竟是“历史”呀。60多年过去了,连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苏联都已经剧变了,中国还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坚持多久?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哪个不是资本主义?如果中国也走西方的道路,不就可以很快地发展成像美国那样富裕、强大的现代化国家?

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有什么道路可走?放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舞台上无非两条:一是社会主义,二是资本主义。中国在当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选择了社会主义,至今已60多年了,其间虽然也曾经历过曲折犯下过错误,但总的来说还是披荆斩棘、不断前行的。前30年,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后30年,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举世看好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

如果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几十年下来会是怎样?能否像你我共同期盼的“像美国那样富裕、强大”?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不止一次强调:“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出现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现在国际市场已经被占得满满的,打进去都很不容易。”看来,当代中国若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国内必然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国际上必然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唐。这样的结果,也许符合某些局部地区、少数更快地富起来的人的利益,但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说,则是一种悲剧。所以,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不是一种抽象的“主义”之争,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利益选择。如果为少数人着想,自然选择资本主义,这样他们可以更快地富起来;如果为大多数人着想只能选择社会主义,这样他们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贫穷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今天的中国,也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中出现这样那样一些问题,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使然。只要我们全面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像胡锦涛代表党中央要求的那样,“及时总结改革的实践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研究解决”,改革开放的伟业就一定能够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如果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否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避免出现一些问题?说不定早跟北美、西欧、日本一样,步人了发达国家行列?这里,先不说这些国家有没有出现一些问题,且看看它们是怎么“发达起来的。

回顾一下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个国家要发展资本主义,至少应该具备5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资金。随便办一个小工厂,也得有本钱。可小本经营赚钱太慢,必须发横财。如何发横财?先行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是靠着侵略、掠夺别国来积累资金的。二是要有资源。本国资源不够,还要取得别国甚至世界各地的资源。英国的殖民地面积曾经达到本土的94倍,日本的殖民地面积也曾10倍于国土。现代资本主义同样是靠着不等价交换,低价从世界各地尤其是第三世界购进原材料和低端产品,高价向世界各地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倾销高端产品。三是要有市场。本国市场饱和了,还要占领别国市场。当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不就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今天一些西方国家,对外要求贸易自由主义对内奉行贸易保护主义,不还是为了抢占别国市场,保护本国市场?四是要有劳动力,而且是自由劳动力。生产形势好了,可以随意佣:生产形势不好了,可以随意解雇。五是要有转嫁危机的地方。本国经济发生危机了,要能够转嫁出去,让别国去受穷、去动乱,保证本国不出现大的问题。在这5条中,至少有4条都要和邻国、别国发生矛盾。所以,一个国家发展资本主义,就需要一大片相对落后于它的国家和地区,为它的发展提供土壤,提供回旋的余地。这就使得先行的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不让别国跟着学,也搞它那样的资本主义。就好比在常规战争中,一方占据了制高点,他方想冲上来,同样占据制高点,谈何容易!

告诉你们一个有趣的现象。100多年前攻占北京的八国联军中的“八国”可谓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强国;100多年过去了,今天世界上最发达的8个国家组成了八国集团。此“八国”与彼“八国”相比,只有一个差别,加拿大取代了奥地利,另外7个国家原封未动。这期间,有多少个国家想跻身到世界强国行列,可都没有成功。

怎样才能成功?如果向已经发达起来的“资本主义老大哥”请教“老大哥”会提供“标准答案”:“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纵观近200年的世界史,后起国家凡是按照这条道路走的,几乎无不失败:没有失败的也困难重重,甚至已成为别国的附庸。没有按照这条道路走的,大都先取得国家独立,建立起强有力的政权,由政府来保护、支持本国企业发展,多多少少取得了一些成功。概而言之,后起国家实现赶超战略,大体上有4条道路可以选择:           

一是军国主义道路,以德国、日本为代表。德、日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实现赶超的过程中,没有搞“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而是搞了军国主义化,把军队、政府、企业结合起来发展资本主义,用军事侵略来积累资金、取得原料、拓展市场,结果取得了成功。但这样的“成功之路”也是一条“血腥之路”,二战后走不通了,没有哪一个落后国家能够通过军事侵略实现自己的发展。这条道路中国肯定不能走,我们能去侵略谁、掠夺谁吗?既没这个传统,也没这种意愿。二是“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的道路,或许可以把印度拉来作为代表。印度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人口大国,独立前的经济、政治条件接近。印度1947年独立,中国1949年解放,但独立和解放后两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印度搞起了资本主义、议会民主,中国搞起了社会主义、共产党领导。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经济虽有起色,但相对于中国却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封建势力强大,政治纷争不断,政府力量虚弱。恰如1999年8月10日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篇长文所说两国差不多同时宣布独立,“当印度领导人今天准备庆祝第一个50 年的时候,却不得不承认除了在人权和公民自由领域外,几乎在每一个层面,中国在改善其人民--包括最穷的公民--的生计方面比印度做得更多”。类似这样的国家还很多,都是美国民主模式的正宗海外版,比如亚洲的菲律宾、非洲的利比里亚、拉美的海地,它们的发展状况如何?谁敢保证,中国走上这条道路之后,就一定能成为美国、西欧、日本,而不会成为一直在这条道路上苦苦挣扎的其他国家?

三是军人掌权的道路,这是二战后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大量出现的一种现象。这些国家原先在西方殖民者或本国封建帝王的统治下建有一支新式军队,培养有一批新式军官,这些军官接受了西方教育其中一部分人成了热情的爱国者、民族主义者。他们通过武装斗争或军事政变,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军事政权。掌权后,收回了被西方霸占的种植园、矿山、油田等,筑起关税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发展。在军人掌权初期,一般尚能励精图治。但几年十几年过后,政权腐化,派系纷争,引起经济停滞,民怨沸腾。这时,另一派军人乘机发动政变,取政权,经过一番动荡,渐趋稳定。几年十几年过后,这派军人政权再度腐化,再次被军事政变推翻。这就是许多亚非拉国家的政局状况,长年在政变、政府轮替、民选、军管的怪圈中打转,很难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国在历史上已经吃尽了军阀混战的苦头,绝不能允许这种悲剧重演。

四是社会主义道路,仅以苏联为例。十月革命前的沙俄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军事帝国,但革命后由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很快恢复了被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38年和1913年相比,工业产量增长了8倍多,而同期美国只增长了20%,英国只增长了13%,德国只增长了31.6%。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为苏联在战中打败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战后,苏联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并在短时间内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1913年俄国的工业总产值只相当于美国的6.9%,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相当于美国的80%。在两次世界大战都以苏联疆域为主战场的情况下,苏美间的经济差距不是拉大了,而是缩小了。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尽管今天已经解体了,但社会主义在苏联70多年的存在,还是建立了不可灭的历史功勋的。不能不承认,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张炜

信仰感评

综上所述,在后起国家实现赶超战略的4条可以选择的道路中,对当代中国来说,前3条都是死路,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活路。这个道理岂不是很清楚吗?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要求包括我们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普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关于信仰

欢迎加我的微信号交流

搜索
同类文章
友情链接
关于 商务 项目 联系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云南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9003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