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传播的发声艺术】19.4.2 播音主持发声特点
绿萝 2025-11-17 17:04
浏览
次
播音主持发声艺术课程第二讲:
常见问题与发声类型
一、常见用声问题
同学们在发声过程中
常遇到以下问题:
用声时间长后嗓子疲劳:
长时间发声导致声带负担过重。
追求高音或大音量时扯嗓子:
强行提高音量或音高,
造成声带损伤。
正式场合嗓子发紧:
紧张情绪影响声带正常振动。
刻意追求特定音色:
压喉说话(追求厚实深沉音色)
导致嗓子不适。
捏着嗓子说话(追求尖亮音色)
易引发声带疲劳。

二、发声类型概述
喉部可产生多种声音,
大致分为六类:
正常嗓音:
声带周期性震动,
气流摩擦少。
音色明亮放松,
音量适中。
常见于日常口语对话。
气声:
气流摩擦声与声带振动混合。
音色柔和亲切,常用于口语。
耳语声:
声带不震动,仅气流摩擦。
音色暗哑紧张,
多用于隐秘场景。
喉音:
声带强烈收缩挤压变厚。
音色低沉粗糙,常见于低音。
挤压嗓音:
强烈声带挤压造成。
音色尖利刺耳(高音)
或粗糙(中音),
与紧张情绪相关。
假声:
声带拉长变薄,
仅边缘震动。
音色高而轻飘,
日常使用易显做作。

三、播音主持发声特点
播音主持发声更接近日常口语,
原因包括:
工作性质:文稿播读
与即兴表达需自然交流感。
工具辅助:话筒降低音量需求。
发声特点:
音高适中,音色柔和,
音量不大,发声时间较长。
要求多层次变化能力:
音高:高中低音区自如切换。
音色:虚实结合,丰富色彩。
音量:大中小音量适应不同场景。
速度:吐字与语速节奏灵活变化。

四、课程回顾
本讲聚焦:
常见发声问题及成因。
六种发声类型的特征与适用场景。
播音主持发声的日常口语化特点
及多层次变化要求。
下节课将围绕声音四要素
(音高、音色、音长、音量)
展开深入学习。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 上一篇:【语言传播的发声艺术】18.4.1 了解喉部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搜索
-
- 同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