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关于古风诗词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09-30 10:51
浏览
次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针,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是一首诗入记录自己在山中路途中所见所感的七言绝句。第一句中的“远”和“寒”突出了路程的不易且艰辛,所以“远”“寒”作对比强凋处理,“远”这个字要体现出距离感。第二句中,诗人发现人家时欣喜不已,欣喜的感觉在“人家”二字上较为突出。第三句是整首诗的核心部分,诗人的闲情逸致被完全展现出来,“爱”字突出强调,气息完全放出去,“枫林晚”三字跟前面作对比弱处理。第四句中,“红”字重点突出,再次说明山行的时间,“二月花”“霜叶”对比强调,通过“二月花”反映出诗人对当下季节的喜爱。
朗读者:张天霖
第十九届“齐越节”一等奖获得者
《山行》解析
杜牧的《山行》是晚唐咏秋诗中的璀璨明珠,四句诗以“山行”为线索,将秋日寒山的清冷、白云人家的闲适、枫林晚景的绚烂层层铺展,既写出山路行旅的悠然意趣,更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神来之笔,颠覆了秋日萧瑟的传统印象,赋予秋景以超越春光的热烈与生机,字里行间满是诗人对自然之美、闲适之境的由衷热爱。
开篇“远上寒山石径斜”,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山行的起点,“远”“寒”二字奠定秋日山景的基调,却无萧瑟之感。“远上”点明视角——诗人自山下向山上行,山路蜿蜒向远方延伸,“远”字既写出山路的绵长,也暗含行旅的悠然(非急行赶路,方能留意“远”的景致),朗诵时需带出这份“距离感”,语调可稍缓,仿佛目光随山路一同向远山延伸;“寒”字点出秋日的气候特质,却不似“冷”那般刺骨,更添几分山间的清冽与静谧,与“石径斜”的崎岖相映,既写出山路行旅的细微艰辛,也让“山行”多了几分探索的意趣——正是这份“远”与“寒”,让后文的“枫林”更显珍贵。
“白云生处有人家”,笔锋一转,从“寒山石径”转向“白云人家”,为清冷的山景注入人间暖意,诗人的欣喜暗藏其中。“白云生处”勾勒出仙境般的意境——山间云雾缭绕,人家仿佛藏在白云升起的地方,既写出山的高远,也透着几分缥缈的闲适;“有人家”三字是关键转折,清冷的寒山因这一户人家的存在,瞬间有了烟火气,也让诗人的山行多了一份意外的慰藉(或许是对“山间有居”的向往,或许是对“前路有歇处”的安心)。朗诵时“人家”二字需稍作强调,语调可略上扬,传递出诗人忽见人家时的细微欣喜,让“白云缭绕、人家隐现”的画面既空灵又温暖。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全诗的情感核心,将山行的意趣从“观景”升华为“驻足沉醉”。“停车”二字打破了“山行”的动态,诗人为眼前的景致主动停下脚步,这份“停”不是被迫,而是发自内心的选择;“坐爱”(“坐”即“因为”)直接点出驻足的原因——只因喜爱这傍晚的枫林,“爱”字是全诗的情感枢纽,既藏着对枫林色彩的痴迷,也透着诗人抛却俗务、沉醉自然的闲情逸致,朗诵时需将“爱”字重点突出,气息舒展外放,让这份“沉醉”的情感自然流露;“枫林晚”三字则为“爱”提供背景——傍晚时分的枫林,经夕阳映照,色彩更显浓郁,与前文的“远”“寒”形成鲜明对比,朗诵时可稍作弱处理,以衬托“爱”的浓烈,让情感主次分明。
结尾“霜叶红于二月花”,以极致的对比与夸张,将全诗的意境推向高潮,也颠覆了传统秋日的审美认知。诗人没有将“霜叶”与“秋日凋零”绑定,反而将其与“二月花”对比——经霜的枫叶,比春日盛开的鲜花更红、更艳、更富生命力。“红”字是视觉焦点,需重点突出,既写出霜叶的浓烈色彩,也暗喻秋日的热烈生机;“霜叶”与“二月花”的对比,不仅是色彩的较量,更是意境的超越——春日之花虽明艳,却少了几分经霜后的坚韧与厚重,而霜叶的红,是历经秋寒后的绽放,更显珍贵与热烈。朗诵时需强化这份对比,“霜叶”与“二月花”的语调可稍作起伏,传递出诗人对秋日霜叶的偏爱,也让“秋日胜春朝”的独特审美自然呈现。
作为杜牧的代表作,《山行》的魅力在于“以小见大、以暖破寒”。它没有写秋日寒山的壮阔全景,却聚焦“石径”“白云”“枫林”等细微景致,以点带面勾勒山行之美;它也没有落入“悲秋”的传统窠臼,反而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热烈,赋予秋日以昂扬的生命力。诗人的“山行”,不仅是身体的行走,更是心灵的休憩——在寒山白云间,在枫林晚照中,他暂时脱离了官场的烦扰,回归自然的本真,这份“停车坐爱”的闲情,恰是晚唐文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即便今日读来,我们依然能从“霜叶红于二月花”中感受到那份超越季节的热烈与热爱——它提醒我们,美不局限于固定的时节或形态,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与沉醉美的心境,即便在清冷的秋日,也能遇见比春光更动人的景致。这便是《山行》流传千年的原因:它不仅是一首咏秋诗,更是一曲对自然之美、闲适之心的赞歌,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都想循着那条“石径”,去寻觅那片“红于二月花”的枫林。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