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相无——关于党政祖国的演讲经典篇目
徐亚凤 2025-10-21 14:35
浏览
次
送相无
李大钊
幼蘅①行未久,相无②又去③江户④,作此送之。
逢君已恨晚,此别又如何?
大陆龙蛇起④,江南风雨多”。
斯民正憔悴④,吾辈尚蹉跎”。
故国一回首,谁堪返太和①!
①幼蘅:作者留学日本的同学、友人。他回国时,作者也有《送别幼蘅》一诗相赠。诗云:“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②相无:作者留学日本的同学、友人。
③去:离开。
④江户:日本地名。
⑤这两句话说:我和你已经相见恨晚,现在又要离别,真是难舍难分。
⑥大陆:指祖国。龙蛇:原指兵器,这里指当时国内各地讨伐袁世凯的武装。1915年年底,云南都督蔡锷组成讨袁护国军,宣布云南独立,接着贵州、广西、湖南等省纷纷响应。
⑦风雨:比喻当时国内的战乱。
⑧斯民:这些人,指国内的人民。憔悴:原形容人面色不好看,这里作“困苦”讲。
⑨吾辈:我们这些人。蹉跎:光阴虚度,时间白白流逝。这句话说:我们不能致力于解救祖国百姓的苦难,而让时间白白地流逝。有自责之意。
⑩故国:祖国。回首:回忆往事。
⑪堪:能够。返:原指回到,这里是恢复。太和:原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术语,这里是太平、和平的意思。意即:谁能够领导人民通过革命斗争,让祖国恢复安定、和平的社会局面!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这首五言律诗作于1916年春,发表于1917年4月1日出版的《言治》季刊第一册,是一首赠别诗。1916年春,李大钊在江户先后为返国参加革命斗争的同学幼蘅和相无饯别。当时的国内正掀起一场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武装斗争,袁世凯也调动军队镇压各地的讨袁武装,国内人民在连年战乱中生活动荡,困苦不堪。在这首诗中,作者对国内劳苦大众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自己和同辈不能改变这一黑暗现实而深感内疚。诗中流露出作者身在异邦、心系祖国,渴望寻求真理、挽救国家命运的急切心情。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