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信仰(中学版)——关于党政祖国的演讲经典篇目
吴健溪 2025-08-15 17:10
浏览
次
不朽的长征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中,万里长征永远是一个不可抹去的重要事件。无论在古今中外,它都称得上是一次奇迹。
要谈长征,必须先知道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红军长征是迫不得已的行为。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错估了斗争形势,红军做出了重大牺牲,但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敌人集中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拼死冲杀,冲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只剩下了3万多人。被鲜血染红的江水仿佛发出悲壮的呜咽,失败的阴云笼罩着红军。
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天险成功,并攻克了遵义。
长征故事——强渡乌江
1935年1月2日,转战贵州的红军开始强渡乌江。
贵州向来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睛”的说法。乌江岸边飘着阴冷的雨丝,刺骨的寒风灌入衣领,让人情不自禁地瑟瑟发抖。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吃力地攀上一座峭壁,乌江这一“天险”让他眉头紧锁:两岸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惊涛拍岸,发出万马奔腾般的轰鸣声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三连连长毛振华和其他7名战士端着一碗酒站成一排,眼神坚毅。8人水性娴熟,又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耿飚决定让他们泅渡过江。
8人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拉着一根长绳,纵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很快在人们的视线中成了一个个小黑点,只有那条连接他们的绳子在滔滔江水中扭动着。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屏住呼吸。对岸的枪炮声响了,耿飚感到一颗心坠了下来:他手里的绳子松了,敌人的炮弹打断了绳子。
一营营长罗有保在下游找到了浑身湿透的毛振华等7人(有一名战士已经牺牲)。
战士们没有气馁,制定了新的强渡方案--竹筏。缓过劲来的毛振华自告奋勇,再次担任突击队队长。夜幕降临后,3只竹筏悄悄地下水,突击队员们用尽全力,不顾一切地向前划,然而大自然开始大发淫威,其中一只筏子一头撞在礁石上,四分五裂,另一只筏子被漩涡卷到了下游。当竹筏上的战士狼狈不堪地回来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最先下水的那只竹筏上乘坐的毛振华等人不见踪影……
1月3日一早,刘伯承带领的工兵营和陈带领的干部团工兵营前来助战。刘伯承说,敌人的追击部队越来越近,必须不惜代价抓紧渡河。战士们斗志昂扬,扎了60多只竹筏准备渡江,其场面蔚为壮观。
天放睛了,对岸的敌军也活跃起来,看到红军大举渡江,机关枪、迫击炮一起开火。密集的火力网让竹筏根本无法靠岸。就在这时,对岸山崖下忽然跃出几个人影,扑向敌军阵地,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
原来,毛振华他们的竹筏当时被冲到了下游但他们以顽强的毅力摸上了岸,又悄悄地潜伏到敌军阵地下,忍着寒冷、饥饿与疲劳,整整等待了一夜。
他们用铁打的信仰铸成了丰碑!
在遵义,红军的命运终于被改写。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解决了当时最为急迫的军事路线问题,使红军由被动转为主动。长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涅槃重生--经过了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革命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日后重新壮大起来的火种。
伟大的抗日战争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响宣告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伤亡于轰炸、屠杀中,陷人家乡成焦土、家人离散的惨境。抗日战争的胜利,让中华民族如凤凰涅槃般彻底终结了黑暗、屈辱和懦弱的近代史,迎来了独立自强的新曙光。
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一路南下,似乎不可战胜。
中国急需一场胜利,定军心,燃斗志。
1937年9月23日,八路军第115师利用平型关东北方的有利地形设伏。24日深夜,八路军第115师将士冒雨疾行,于25日拂晓前秘密赶到白崖台一线,进入了伏击阵地。7时许,日军第21旅团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全部进入第115师预伏阵地。第115师乘机突然全线开火。机枪、步枪、手榴弹、迫击炮一齐发射:把拥寒在公路上的日军打得人仰马翻。
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战斗,八路军歼灭日本侵略军1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此战八路军重创了日军精锐王牌师团,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猖狂气焰。毛泽东在大捷次日致电朱
德、彭德怀:“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平——型关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
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打赢的众多胜仗中的一场,也是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中的一个断面。通过这场战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日寇殊死搏斗的意志、坚定的信仰和誓死捍卫——民族利益的决绝。
左权将军
1942年初,日军接连向晋东南根据地发动“总进攻”。2月,日军采取“铁壁合围”“捕捉奇袭”等毒辣手段,不断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区增兵,进行“扫荡”,均被八路军击退。两个月以后,日军又纠集3万多兵力,进行空前残酷的“五月大扫荡”。左权亲自率 129 师及警卫连部署突围计划。在突围中,后勤部门对形势估计不足,使几千人马阻滞在山西、河北交界的十字岭。日军发现了目标,从四面合围,步步紧逼。左权命令作战科长及警卫连长护送彭德怀总司令转移至安全地带,自己坚持指挥突围。
在总部机关和老百姓转移完毕、掩护部队冲向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一颗炮弹在左权身边爆炸,八路军卓越的将领左权壮烈牺牲,时年 37 岁。
在华北战场上,左权多次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阴谋诡计,为革命组织的壮大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为了纪念他,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14年抗战,冲锋,拼杀,流血,牺牲。历史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钢铁般的信仰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拓展阅读
左权家书——信仰的力量(节选)
志兰: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廿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不多谈了,祝你好!
叔仁
五月廿二晚
(此信写于 1942年,是左权将军壮烈殉国前几天写给妻子刘志兰的家书)
解放战争求解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4年弥漫在中华大地上空的硝烟似乎就要散去,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并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社会改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却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1946年6月底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背后的抉择
自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来,中国共产党结束分裂、统一中国已成定局。
此时,苏联和美国希望中国共产党停在长江北岸,与国民党划江而治。
一面是妥协,中国从此分裂,再也站不起来;另一面是拒绝,意味着与美苏同时翻脸。
是和是战?巨大的压力之下,毛泽东坚定地说:“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我们爱好和平,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从1949年4月20日子夜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一举摧毁了国民党政府的“长江防线”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内地的统治,正因为中国有共产党,才避免了分裂在中华大地上上演。
素材TV专业制作各类舞台晚会演出比赛高清LED背景大屏幕视频。
朗诵背景视频、演讲背景视频、朗诵配乐、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少儿朗诵、朗诵比赛、朗诵订制。
猜你喜欢
- 搜索
-
-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