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风波——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定风波 [宋]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①,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1-07
-
早冬——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早 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①。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②,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③...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1-07
-
南柯子——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南柯子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1-06
-
春晓——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朗诵提示:这首小诗的语言极为口语化,明白晓畅,朗朗上口,短小隽永,妇孺皆知,深受人们喜爱。...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1-05
-
咏鹅——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朗诵提示:初唐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这首古诗,不仅写出了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还写出了鹅的动态美。...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1-05
-
画鸡——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朗诵提示:这首诗用儿歌风格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和高洁,把鸡的神态和天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此也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1-04
-
画——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朗诵提示:这四句小诗简直就是一幅很好的画,让人感觉眼前就有一个真实的场景。朗诵时要注意"山色、水声、花在、鸟惊"几个重音,把...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1-04
-
古朗月行——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古朗月行 (唐)李 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朗诵提示:这是李白《古朗月行》开头的四句,写儿童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诗句把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描绘得...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1-04
-
悯农——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朗诵提示:这首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多少年来都是小学语文课本的必选。...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1-04
-
王冕好学——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王冕好学 [明]宋 濂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①,窃入学舍②,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③。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④。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1-03
-
水调歌头——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水调歌头 ◎[宋]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①,又恐琼楼玉宇②,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1-03
-
卖花声·题岳阳楼——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卖花声·题岳阳楼 [宋]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①。 醉袖抚危阑②,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1-03
-
登金陵凤凰台1——关于古风诗词的朗诵经典篇目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①凤去台空江自流②。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³, 二水中分白鹭洲④。总为浮云能蔽日⑤,长安不见使人愁。...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1-03
-
叶公好龙——关于古风诗词的演讲经典篇目
叶公好龙 [汉]刘 向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②,凿以写龙③,屋室yì雕文以写龙④。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⑤,施尾于堂⑥。叶公见之,弃而还走⑦,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0-31
-
归园田居(其三)——关于古风诗词的演讲经典篇目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①,带月荷锄归②。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③。 【注释】 ①兴:起床。②荷:扛着。③愿无违:不违背躬耕隐...
-
古风诗词
-
查看全文
素材TV 2025-10-31























